“混合式”工程学位:着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7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表示,今年将对我国407家培养单位的工程硕士陆续启动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
该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包括公共课、领域核心课、领域专业课、领域特色课在内的数百门在线课程,覆盖40个工程领域,使407家培养单位及40余万工程硕士直接受益。那么,何为“混合式”工程专业硕士?“混合式”工程学位带来几重“红利”?这一教学模式又将如何落地?
“混合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知多少?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于1997年设置。目前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设有40个工程领域,407家培养单位,年招生16万人,40余万在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输送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指出,我国将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为将在线教育、绿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融合,培养具有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工程硕士,同时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探索了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数百门在线课程,覆盖407家培养单位,使40余万工程硕士直接受益。
“混合式”工程学位带来几重“红利”?
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混合式培养首先体现在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淑林介绍,混合式培养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和终身学习的平等环境,不论是在职工程硕士,还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甚至有相关需求的课程学习者都能够享受优质的专业课资源,包括清华大学开设的《材料学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引》等,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的《Linux操作系统分析》、《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等在线课程。
混合式培养的第二个优势体现在对407家培养单位在科学利用资源过程中赋予的灵活性、自主性。张淑林说,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学生学习状况,采取“授课教师教授为主、在线课程传播为辅”或“在线课堂为主、辅导教师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说,推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线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知识”代替教师单向“传知识”,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
专业学位的“混合式培养”如何落地?
针对全国工程硕士“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批32门在线课程将于2015年9月通过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发布,今年秋季将启动第二批在线课程建设,此后三年每学期将有一批在线课程发布。
在即将推出的32门课程中,涉及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航空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广泛参与。
据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介绍,“学堂在线”已经收取来自24所国内名校与42所国外名校的169门中文课程资源与252门英文授课资源,以清华大学开设的在线课程《财务分析与决策》为例,选课人数已超过15万人次。2015年9月第一批工程硕士在线课程资源推出之后,还将继续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服务于更多的学习者。(记者葛素表 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