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蚕桑产业突围之路
淳安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作为淳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过去十年,仅蚕茧收购一项就支付蚕农现金23.2亿元,对纯农的增收作用十分明显。
截至目前,淳安的优质蚕茧比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优质茧基地,也是目前全省蚕茧质量最好的地区。
然而,另一个事实却是,在2008年蚕茧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已连续7年持续下滑,年降幅10%以上,2015年春茧产量比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15%,传统蚕桑产业面临严峻萎缩之势。
现状:毁桑弃养,传统优势产业正日渐式微
2015年5月28日,是汾口蚕茧管理总站春茧收购的日子,站长邵国昌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一天。
尽管和往年差不多,天还没亮,蚕茧总站的院子里就已经是热闹非凡,但邵国昌心里却很清楚,今年的春茧产量下降已成定局。
“我们站里管辖的3个乡镇,前期发种量就比去年减少了24%,其中,中洲镇下降了45%,今年他们估计最多只有300担茧了。”邵国昌说,中洲镇最高时全年有6000多张蚕种,4000多担茧,今年春茧却只有少得可怜的209张蚕种。
根据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投产桑园面积9万亩,全年蚕种饲养量20.3万张,养蚕户数2.8万户,而到了2014年,全县桑园面积缩减到7.1万亩,蚕种饲养量和养蚕户数减少了一半左右。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从抽样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淳安蚕桑生产从业人员,年龄51岁以上的占66.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90.8%。这种蚕桑生产“老龄化、低文化”现象的日趋明显,蚕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大幅下降,年富力强且有文化的农民则大量涌向二、三产业,蚕桑产业已呈兼业化的副业型。
“如果没有‘十天养蚕法’,那么养蚕的人会更少。”姜家镇蚕茧管理总站副站长姚仙岭的语气相当肯定。
所谓的“十天养蚕法”,是指小蚕和大蚕进行分开饲养,小蚕由村里的养蚕能手集中饲养至四龄再出售给蚕农,一般农户只养大蚕,每期蚕在蚕农自己家中饲养时间仅十天左右。这项由淳安首创的养蚕新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小蚕饲养缺技术、缺设施及劳力不足等实际问题,而且还改变了蚕农全龄饲养的传统模式,被当做是蚕桑生产模式的重大突破。
姚仙岭现在具体负责一家“十天养蚕法”示范点,周边24个行政村蚕农拿到家中饲养的大蚕,都由这个示范点提供。今年春蚕季总共有300户蚕农,仅407张蚕种。
颇让人尴尬的是,这家示范点所在的洪家村,紧挨着的是淳安前些年最有名气的两个千亩连片桑园之一,只不过原先一眼望不到边的桑园,早已被“插花”失去了形状,剩下面积不多的桑田,毁桑弃养已是不争的事实。
“养蚕户和养蚕张数每年在减少,蚕桑产业的规模是越来越小了。”站在去年才新建好的示范点院子里,姚仙岭望着不远处稀稀落落的桑田,忧心忡忡地说道。
困局:产业萎缩,蚕农的收益难得市场回应
“大田种桑养蚕富了咱们村”。2001年,威坪镇青春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大田革命”退粮种桑,与四个相邻村连片发展,建成淳安县第一个千亩蚕桑示范园区,青春村也由此走上了养蚕致富的道路。
不过现在,这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蚕桑生产的“短板”现象日渐显现,主要是蚕桑比较效益不高,且风险较大,特别是现在农村经济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劳动力价格还在大幅上扬的情况下,种桑养蚕越来越缺少吸引力。
“养蚕是个辛苦活,现在村里养蚕的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最主要的是价格偏低。”今年63岁的浪川乡峰川村汪弟农去年养了4张春蚕,今年减到了3张,“年纪大了,养不动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价格不理想。”
姚仙岭算了一笔账,一张蚕种,养到四龄后卖给蚕农是266元,每张蚕种大约可产蚕茧45公斤,按今年2100元/担的收购价格,蚕农可净赚1400元,每个劳动力一般可饲养2张蚕种,收入应该有近3千元。“2100元一担这个收购价格,县里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蚕农的利益,比全省平均价高出300-400元。”
而汪弟农坚持说,每担2100元还是低了点,如果有2600元一担以上,大家积极性就会高一些。“靠养蚕赚钱越来越难了,现在外面打工一天都有100元好挣,我们要养两张蚕,差不多才可以和打工的收入持平。”
然而,蚕农对蚕茧价格的期待,却很难得到市场的回应。根据中国丝绸协会作出的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今年1-4月,茧丝价格仍然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茧丝价格难有大的上涨,总体仍将维持低位震荡走势。而与此相反的是,市场劳动力价格却不断在攀升,蚕农养蚕辛苦程度远超打工,与蚕农的收益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
“蚕桑处于丝绸产业链的最前端,这种‘工业原料’的属性,使蚕桑自身的利润空间较小,除非是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才会让蚕茧的价格有大的上涨。”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董事长姜西方说。
抉择:纯农增收,蚕桑产业目前仍无法代替
蚕桑产业在淳安县上规模发展已有30余年,而且今后一段时间内,蚕桑仍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纯农的增收作用目前仍无法替代。
淳安也是杭州市实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发展战略的优质原料蚕茧和桑蚕丝生产基地,年产蚕茧量占杭州市总量的60%以上。“千岛湖”牌桑蚕茧、白厂丝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千岛湖”牌茧丝商标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驰名商标。
“淳安县蚕桑产业总量规模虽然不是全省最大,但养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与嘉湖地区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姜西方说,特别是淳安生产的蚕茧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市场竞争力极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优质茧生产基地,淳安蚕桑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支撑力。
同时,目前在农村中从事蚕桑产业的大多数是农村中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年纪又大,进城进厂工作没有技能,打工体能欠佳,比较适合在家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蚕桑产业正好可以起到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就业问题的作用。
此外,桑树又是可再生资源,有极强的固土保水、净化空气能力。再加上淳安的桑园培管已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桑园统防统治等有效措施,其农业面源污染显著低于其他农作物,完全符合生态产业、景观产业、富民产业发展导向要求。
“所以,作为一项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产值超亿元的成熟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淳安的蚕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找到突破口。”对此,姜西方的想法非常坚定。
突围:顺应形势,让金蚕银茧继续流金淌银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养蚕人口日渐老龄化、产业规模不断缩小,淳安蚕桑产业的出路又在何方?
“实际上,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破解的对策,而我们的思路也正是针对淳安蚕桑产业面临的‘比较效益不高、劳动力不足、产业链不长、优质茧不多、技术服务需再提升’五大问题,比如说,首当其冲的蚕桑比较效益不高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尝试蚕桑家庭农场这个新模式。”姜西方表示。
在汾口镇宋祁村,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承包下105亩桑园,办起了千岛湖现代蚕业示范农场,在这里除了为周边10个村提供小蚕饲养服务之外,还有桑园套种、套养以及果桑采摘等项目,以期通过多个路径的扩展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
“今年‘五一’节前后,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桑园采桑果,光是50元一张的门票,就卖了近千张。”农场技术员程鸿辉认为,提升桑园的综合效益,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根据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的设想,示范农场取得成功后,他们将引导现有的养蚕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同时引进其他产业资本兴办规模更大的蚕桑农场,使蚕桑能形成一个产业梯度。
“农场化种桑养蚕在江苏有成功的例子,我们专门去学习参观过,如果蚕桑家庭农场能顺利推进,对淳安蚕桑产业的稳定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姜西方说,县里现在正在酝酿相关的扶持政策,对创办蚕桑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扶持。
同时,进一步推进“十天养蚕法”星级管理,把小蚕集中到星级示范点进行统一的专业化饲养,解决农村养蚕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目前也与万事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通过开发休闲观光蚕桑游等形式,打造桑蚕丝绸文化旅游品牌,换种思维解决蚕桑产业链不长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淳安蚕桑产业还正在谋求走出去,实现跨区域发展。凭借着多年的蚕桑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养蚕技术,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已与广西蒙山县人民政府达成了蚕桑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扩大蚕桑产业发展的地域空间,着力解决当前淳安县优质茧数量下滑的问题,做大做强“千岛湖”桑蚕茧品牌。
“尽管形势很严峻,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姜西方说,无论如何千岛湖蚕桑这个产业必须要保住,蚕桑产业不仅是淳安传统的支柱农业产业,也是全省蚕桑产业的一面旗帜。(本站编辑 赵恬恬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