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翻创业创新土壤 草根弥新创业正能量

31.08.2015  21:44

  中新网杭州8月31日电(王逸飞 徐心星)“从小对做生意就有向往,而在我看来做生意就应该来浙江,‘浙商’在我眼里是类似偶像的存在。所以大学来到浙大,在校期间就往创业及管理方向靠拢。从在读书时的小创业,到创立阳澄不等再到创立稻易,6年多来,我们一直在创造,因为我们想改变一些东西。”毕业两年多的浙大学子张岳和记者聊起他的创业历程时依旧激情不减。

  他说:“现在创业确实很疯狂,市场上资本也疯狂。但是,我们团队及周边的团队都渴望在寻找到的痛点中,去做改变,改变一些人,也改变我们自己。这个时代需要沉淀好好做事的正能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张岳一样,在群起而涌的疯狂中,有人倒下,有人坚守,有人另辟蹊径,有人独上高楼。浙江,浙江人,在这场“盛宴”中,一如既往,沿袭着30多年前的精神,又一次奔赴风口,谋求涅槃。

  翻新土壤稳固创新创业基底

  “从最底层的电器销售业务员做起,到在慈溪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建立工厂。在慈溪创业创新的10多年里,之前政府对于创业创新没那么重视,银行不贷款,和现在的创业环境完全没法比。”从四川山沟里出来打工,再到创建欧品品牌的冉鑫,对于“创业”感受深刻。

  “除却当年的家电下乡,家电制造这几年的情况很多都是不容乐观的。”冉鑫说。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推进,给怀揣创业梦想的草根们吹来春风,也让冉鑫看到了希望。“我们用市场思维,用户思维,起定制,去开辟互联网市场,效果是出乎意料的。互联网是机遇。”

  同样受惠于互联网的张岳对此也感同身受。近期张岳正在做一个名为“好好吃饭”的项目。他们把在东北生产的大米,从源头开始,用自己的技术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最终把每一粒优质,安全,饱满的大米送到千家万户。

  “个人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有梦想,我们的梦想就是把农业和互联网真正融合,去改变农民的生活,也改变我们自己的成长。”张岳说。

  在这片土地上,各行各业都存在太多的“痛点”,有人去寻找,去克服,去改变,又有着太多的“亮点”。

  与此同时,国家和整个社会也正为这些创造不断翻新土壤。从简政放权、创新驱动到扶持小微企业,再到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国家层面促进“双创”的举措,我们看到,创新创业者们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正在不断改善。

  一直走在政策实践前沿的浙江,今年6月,率先在全国推广“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推出了多证联办、“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筹建登记等多项改革举措,加速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

  工商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浙江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41.4万户,增幅为12.6%。浙江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801户,相当于平均12个浙江人里就有一个老板。

  同时,作为国家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7个试点省市之一,浙江目前正着力发展一批基于互联网的“众创空间”,贝壳社等14家众创空间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占全国的1/5。

  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认定第一批17家市级众创空间,其中14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与支持体系。下半年,杭州将围绕国家“两区”战略,推动众创空间向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经开区、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等落地发展。

  宁波下一步将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专业化的孵化器,力争2015年培育发展众创空间11个,新增孵化新兴产业领域高质量创业企业数超过200家,创建“创客+投资+孵化”的新模式。温州,20个集合创客、大学生创业、互联网+、融资融智、产业基金为一体的众创空间正在建设中。嘉兴正逐步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浙江,以其源远流长的草根创业历史,深厚的民营企业积淀,让伴随着信息,科技与互联网的新时代创业创新,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与力量。

  紧跟时代创新创业造就浙江未来

  深居浙江嵊州山区的邓联播2014年之前的8年,因为病痛都没有离开过床。2014年大病初愈后的他站起来的那一刻就开始去实践当初在病床上的一切构想。

  “因为有淘宝,有微信,我们就把村里的竹子来酿酒,利用竹子的天然发酵给城里人带去竹香味的白酒。实践证明销售也是不错的。”邓联播告诉记者,从山里的家到镇上要做盘山公交40多分钟,而从家里走到公交站就有30分钟。

  “但是因为互联网,我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和劳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年迈的母亲有所安慰,8年多来他为我付出太多。同时,也想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让村民有所收获,今后若是承包竹林,村民收入也会多。”邓联播说道。

  张岳和邓联播一样,对农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之前做大闸蟹的时候,近距离接触农民才知道,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自卑,我们希望做出优质的农产品,更希望农民阶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与认可。”

  “接触大米这个行业之后我们也才了解到,原来每天吃的大米,即使是大品牌的也可能只是具有一副品牌的嫁衣,大米以及整个农业链条信息的不对称让农产品的质量被消耗进而被怀疑。我们如果可以做一些什么,传递一些什么,从而又一点点好的改变那也是好的。”张岳期待着。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已不止是城市人的事儿,这阵春风吹到各个角落,不但带起了一批又一批像灯联播和张岳这样的“草根”投身互联网事业,翻新了他们的生活,也让原本在城市里的人们入驻草根,寻找新机。

  对于冉鑫来说,最初在广东打工的时间里就已经买车买房,放弃高薪来到宁波慈溪,就是怀揣一颗创造的心。“就是希望自己干一番事业的同时希望这个行业有品牌。”

  冉鑫告诉记者,近年来包括慈溪在内的家电集聚地销量都不太乐观,之前一味代加工的模式让很多企业面临倒闭。“我们有海尔,格力等响当当的大品牌,但除却他们,小企业就一定要走代加工的模式,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吗?”

  “互联网时代,我们船小好掉头,前期创业虽然辛苦,但是市场摸索出来,品牌建立起来,互联网渠道开拓起来,小家电也可以高端化,智能化,健康化。”冉鑫说,自己不是成功的代表,只是用创业惠及了自己,家人,家乡,经销商,员工以及行业的一部分。

  创新创业不仅是平凡人的梦想,或许也是浙江省长李强的梦想,是一个经济大省的梦想。

  李强希望阿里可以为浙江创业创新带来更大的“阿里效应”;他提出“小镇”规划建设,并且多次调研小镇,他鼓励小镇成为众创空间的样本;李强也多次公开指出浙江要打造全国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把创业成本降更低,让创业氛围更浓厚。

  从杭州到绍兴到温州,在整个浙江省内,有着许多大学生、草根在农村,在“小镇”,或者在城市创业,常常有机会与李强亲切交流,合照,晒朋友圈。李强对于浙江创业创新的期待,可见一斑。

  无论是散布在各地、用体力与脑力奋进的创业者,还是心系创新创业的省长,在浙江,创业创新的精神像一股电流,贯穿整个浙江,维系整个浙江,激荡整个浙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