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剿灭劣Ⅴ类水:不断深化河长制 浙江各地守护水系毛细血管

22.03.2017  12:58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3月21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报道) 随着治水向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建德、德清等地不断深化河长制,聘请民间力量担任塘长、渠长,守护水系毛细血管。

3月21日,德清县洛舍镇启动小微水体整治行动,当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高应华接过了聘书和一本小微水体巡查记录本,成了洛舍镇东衡村庙前兜的“兜长”。同时,镇里的其他17位乡贤也加入了治水队伍。每人都负责监督查看一条沟渠或一个池塘的治理情况。“我们每天都要根据水体的情况自己查看一次,这个河道整治情况、一个变化情况全部记在这个本子上,全部记录下来。”洛舍镇五水共治办副主任吴伟说。

洛舍镇境内和网密布,全镇共有42条中小河流,75个池塘,13个沟渠,浜兜26个。对照全面剿灭劣五类水的要求,镇里把在村民当中有威信,公信度高的一批乡贤,吸收到治水队伍中来,聘请配齐了县镇村三级河长92名、民间河长52名,同时,还给每个池塘、沟渠、浜兜都聘请了主管人。

在建德,镇、村、组、农户四级网格联动,全民动员整治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大慈岩镇里叶村村民诸葛素琴主动认领了家附近的这段沟渠,成了镇里首批渠长:“我今年76岁,也想为村里的环境卫生出点力。”

建德市还对辖区内水环境绘制出了区域“毛细血管”水系图,对沟、渠、池塘、小溪等小微水体进行详细的标注,并任命了渠长、塘长。参照“河长制”的要求,街道级渠长不少于每月1次,社区级渠长不少于每半月1次,民间渠长每周1次对小微水体进行巡查,力争使全域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达到Ⅲ类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