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年俗的文化根脉

28.02.2018  12:14

  “”,是镶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文化密码。从唐代孟浩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对过年欢聚盛宴的描写,再到春节前浩浩荡荡返乡大军的身影,可以说,再也没有这样一个节日,能够恰如其分地连接起历史与现在、当下与未来;连接起城市与乡村、高楼大厦与炊烟袅袅。

  如果说亲情伦理、文化认同构成了“”的灵魂,那么各式各样的年俗就成为“”的骨骼。然而,随着时空变迁,很多年俗已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更遑论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在春节这样一个节点,审视打量我们的年俗文化,助力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实现转身,进行“现代一跃”。

  需要“现代一跃”的年俗,并不仅仅是燃放烟花爆竹、放孔明灯、焚烧纸钱等,更重要的是,在告别了物质短缺和娱乐匮乏后,如何应对“年味寡淡、甚至变味”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饭局让人身心俱疲,红包数额节节攀升,更有人戏称“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这恰恰说明,越是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的今天,越要去思考如何更好赓续民俗文化的根脉。

  当下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传承好、创新好春节年俗。近年来,从央视春晚的文化大餐、集体抢红包“集五福”活动,再到家庭团聚版微信“跳一跳”,都说明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因素注入其中,凸显网络时代对春节年俗的影响。我们更要看到的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年俗,让春节在另一个层面流行起来,但就文化的厚度、精神的高度、价值的深度而言,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比“博君一乐”更重要的还有“家国情怀”,年俗的传承发展、变革更新最终都要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否则对很多人而言,过年只是意味着“躺家里玩了几天手机”而已,又怎么能不感慨“年味变淡”呢?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年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书写“文化自信”的一篇大文章,也是当下推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奋进之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既需要政府积极倡导、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合力;对于每个人而言,能否少玩点手机,少参加些喝酒应酬,和家人吃好每一顿饭;能否在贴春联、拜年贺岁的同时葆有一分耐心和敬意;能否不去在意红包数额、衣锦还乡、功成名就,就坐在故乡的土炕上和父母亲人、儿时玩伴好好聊一聊谈谈心?在这样的点滴中,我们不仅记录下了个人的年度记忆,也在助力春节文化“现代一跃”。

  毕竟,年俗在,我们文化的根脉就在;文化的根脉在,我们才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每一次全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