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应重创意

16.08.2016  20:06

  近年来,伴随着《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沿海各地城市发展文化的焦点,各类关于海洋文化产业的项目纷纷上马,规划风生水起。

  虽然国家宏观层面战略构想已经成型,但据笔者观察,微观层面的产业发展模式依然还在探索。当前一些城市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理解仍有待提升:在内容建设方面,一些地区目前主要以展览馆建设、餐饮服务、仿制景点观光等传统项目为主,内容尚缺乏新意;在投资参与方面,政府投资主导占多数,一些地方虽然实现了民营资本进入,但真正涉及文化建设的部分,依然需要政府变向补贴,更有甚者使文化失去了主角身份,沦为商业附庸。

  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单位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而餐饮、园区地产等盈利效应较强的产业有时又缺少文化内涵。这两类项目建设作为各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往往带来事业和产业的矛盾,制约着海洋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

  近日,福建省某企业依托VR技术打造了虚拟现实海洋科技馆项目。作为体验和互动性极强的科技板块,能将史实、神话等传统文化元素镶嵌于其中,使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这一海洋文化和科技创意联姻的成果,给予我们一些启示: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创意。

  创意,应该作为撬动市场关注文化本体的纽带,并将文化元素更多地融合进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只有拥有好的创意,才能使海洋文化不再边缘化地游离于商业之间,也可有效地避免同质化经营的出现。当前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是一些小、精、实的创意项目,而不是盲目地跟风拼投资、拼规模。做大并不等于做强,这点同样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