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捕捞 有标可依
15.01.2015 02:07
本文来源: 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海是蓝色国土耕作者的谋生之源,出海捕鱼是渔民的生存之道。但是,近十年来,由于捕捞结构不合理和酷渔滥捕,浙江渔场渔业资源结构呈现恶化和退化趋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渔获物规格越来越小,幼鱼比例高,市面上充斥着只有4-5公分大的鲳鱼、如筷子般细的带鱼,数不清的小鱼小虾被做成鱼粉和鱼料,不但经济效益低,而且直接造成重要鱼类产卵亲体数量和幼鱼产量下降,近海渔类资源几近枯竭,将面临“无鱼可捕”局面,迫切需要制定标准予以规范。
《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可捕规格及幼鱼比例》标准由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为主起草,标准规定了浙江海域带鱼、黄鱼、银鲳等18种主要经济渔类最小可捕规格、渔获物的幼鱼比例等技术内容。标准确定的技术指标是我省海洋资源保护专家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借鉴大量历史数据和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我省沿海的实际情况,强调科学性、权威性、区域性原则,从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描述最小可捕捞鱼的长度和重量。如:带鱼最小可捕规格是:体重125g(2.5两)或肛长205mm,银鲳体重90g(1.8两)或叉长140mm,并附有18种鱼的图片以及体长测量示意图,为渔民在捕捞作业时选择鱼群或及时转场提供参考,也为监管执法者加强监管提供直观简便可操作的依据。
近年来,浙江省加大海洋资源保护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用标准化手段规范捕捞行为。如我省已经出台《围网取鱼部最小网目尺寸》(DB33/T 883-2012),《有囊围网最小网目尺寸》《海洋渔捞日志规范》也正在制定中。随着一系列捕捞地方标准的相继出台,各部门加强宣传和监管,将不断提高我省渔民按标准捕捞意识,从根本上保护我省主要经济鱼种资源,改善种群结构,引导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保护良性循环,促进我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来源: 质量技术监督局
15.01.2015 02:07
中国航空工业全球单体最大海缆项目投产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消息,浙江新闻网
俄下周将恢复与4个国家空中通航
2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