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革城大步“走出去”
继义乌之后,海宁近日成为全国第二批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城市。回顾2015年浙江进出口成绩单,我们依然记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1个百分点,成为浙江实现出口正增长的有力推手。春节将至,这一政策在海宁落地后情况如何?记者2日来到海宁中国皮革城一探究竟。
寒潮过后,空气中透着寒意,海宁皮革城周围的花坛上还留有零星残雪。然而,看着“蓄势待发”的出口货物,海宁云航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陈勇的心头却满是暖意。“正好,今天我们又有一单货物在走市场采购贸易流程。”陈勇口中的“又”字让人记忆犹新,虽然新政策仅落地一周,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尝鲜”。上周四下午,在杭州海关隶属嘉兴海关驻海宁办事处,海宁首票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印度的166箱PVC皮夹便是陈勇公司的货物。
为了新一批货物的通关,一大早,陈勇他们便忙开了:确认货物、准备资料、联系报关公司……“以往有外商来采购货物,完成包装后需要到口岸进行报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外商可以在皮革城直接下单,组货装箱后一站式办理出口通关手续,方便又快捷。”陈勇对记者说,税务部门还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增值税“免征免退”,不用再折腾退税,速度快了不少,几个小时他们就将材料备齐,由报关行进行线上申报。
随后,记者来到陈勇口中的报关行——位于皮革城裘皮大厦5楼的浙江方元物流有限公司。见到报关员高思琴时,她正一边打电话联系物流车队,一边比对电脑屏幕上正在填写的报关单。记者凑近屏幕,看到海关“一次申报”平台上,出口货物条目清晰可见:涤纶绣花布、总价9.8万美元、目的地智利……
同行的嘉兴海关驻海宁办事处综合科副科长徐加鑫告诉记者,目前,高思琴所在的这座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厦已成为皮革城的外贸中心。几个月来,这里已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9家外贸企业。新落地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以及入驻后两年免房租等优惠措施,让这里即将成为海宁外贸出口的新高地。据统计,截至2月2日,海宁皮革城市场集聚区已有244家商户完成备案并从事市场采购贸易业务。
当高思琴录入完毕组货装箱等数据材料时,另一头,在海宁海关办事处大厅里,通过联网信息平台,海关关员小马即刻接收到了报关信息,核对单证、轻点鼠标,出口货物随即在乍浦港口装箱出发。“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海宁皮革城落地,将逐步改变皮革城目前以内销为主的格局,加快海宁皮革‘走出去’步伐,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嘉兴海关驻海宁办事处主任夏学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