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创设公益素食馆引领商业慈善模式
近年来,海宁市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打造潮乡样本为社会工作目标,尊重基层首创,坚持公益众筹、盈利奉献、凝心聚力,打造全民慈善平台并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底,由市义工委创办嘉兴首家社会企业——海宁市素食文化交流中心(南关厢素食馆),以商业运作模式累积慈善公益金,成功走出一条潮乡特色的公益新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嘉兴市委赴海宁督导组李刚组长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省慈善总会也进行专题调研指导。2015年4月,素食馆入选“浙江好人榜”名单。4月23日,在嘉兴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民政局专门就该个案做法进行交流推广。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公益众筹,搭建公众造血平台
一是创建公益义工组织。2011年9月,一个基于社会责任而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海宁市慈善总会义工委员会成立,至今已发展会员近6000人,形成东、南、西、北4个片区,工行、建行、退休教师3个分会,司法、卫生、心理辅导等6个专业小组。活动中党员义工领衔项目推进,积极打造“三社”互动的“潮乡红色义工城”,2012年12月,义工委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二是创新公益众筹模式。2014年9月,义工委发出以公益主题创办素食馆倡议,短短三天,100位义工股东100万元众筹资金到位。筹备期间,素食馆由义工设计师免费设计,室内装潢海宁唯真装饰公司62万元预案以30万元“公益价”成交,工期不到50天;园林公司义工赞助花草,甜品义工提供冰箱货架;倡导素食环保的义工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更有不少义工自费申办健康证到素食馆工作,众筹行为让这个公益组织“自转”起来。通过义工们100天的努力,项目落成,2015年1月1日,素食馆在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顺利开张营业。
三是创设公益爱心平台。素食馆创设“代用券”爱心活动平台,爱心人士可多买一份或多份“代用券”贴在“微心愿”墙上,捐赠给有需要的困难、低保家庭领用就餐。截至目前,已捐赠爱心餐券595份,结余173份。同时,素食馆的“代用券”爱心活动平台也让受助对象有了回报社会的机会,他们加入义工组织,开展礼仪迎接、清扫卫生等素食馆义工活动,实现助人自助。
二、坚持盈利奉献,传播现代公益理念
一是传播文明。经营公益,素食馆践行海宁义工“通过一些事,影响一些人”、“不让少数人做很多,而是让更多的人多做那么一点点”的宗旨。在素食馆,墙上宣传画、桌上宣传语、免费赠阅的书籍,传播着绿色环保、公益慈善、淡定生活的理念;素食馆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最新活动和公益环保宣传信息;素食馆义工服务站,开展景区便民服务、公益宣传、接受义工报名等公益活动。目前,吃素食做公益,已在海宁蔚然成风。
二是倡导勤俭。在经营中,素食馆精心设计公益套餐,倡导勤俭节约之风。提出“光盘”返还2元,引导用餐者注意节约资源,爱惜粮食;餐后送回餐具返还3元,传递生活自理、劳动创造价值理念。开业以来,素食馆已返还“光盘”、“自助”券3.3万张,占就餐人数的95%。素食馆的做法,得到顾客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三是传递公益。素食馆60多个餐位日均接待用餐400余人次,日均营业额超万元,至4月底盈利12万余元,该笔资金将全部纳入海宁市慈善总会专户。其中,1月第一笔盈利1万元做成1万碗腊八粥分赠市民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2月盈利2万元捐赠给患尿毒症女孩马晓琴,3月盈利2万元救助一对失足夫妻渡过难关。
三、坚持凝心聚力,扩大公益项目效应
一是推动项目运营深化。在创新素食馆经营服务的同时,海宁义工深化项目运营,先后有“弯腰一秒,拾起文明”、“文明出行,拒绝远光”、捐资助学、关爱老人等常规性义工活动。在项目持续运作的基础上,还开展救助“眼癌宝宝”、“玻璃男孩”、赈灾义演义卖、援建四川、云南希望小学等各类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近13万工时,筹款500多万元;其中承办“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现场筹集爱心资金7.4万余元。在活动中,团队各司其职,互相合作,将项目规范化、持续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是联动文明城市创建。素食馆从众筹资金、众筹运营到众筹助人,谋求人人可参与、参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已逐渐成为海宁公益与慈善的品牌项目。一大批义工将公益与慈善的精神带到各自工作岗位,成为“我带头、我奉献、我快乐”的示范带头人与传播者。同时,素食馆的创新理念、创新实践,也将培育、孵化、带动产生新的社会组织,不断为海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新亮点。
三是带动全国公益热潮。素食馆的实践,突破了单纯靠募捐资金做公益的传统方法,探索出一条公益“造血”的路子,吸引了上海、杭州、安徽、内蒙、湖北等地的公益组织前来考察学习。上海黄埔区公益慈善联合会来海宁学习后,于4月12日在上海开出首家众筹公益餐厅--福田缘素食餐厅。目前,杭州滨江区公益素食馆即将开业,安徽毫州素食馆进入装修阶段,内蒙、湖北等地的素食馆也在筹备之中。海宁素食馆的创新引领,使公益为主题的商业模式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花。
(原载《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