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古树见证变迁 静守美好
又是一年植树节,潮城大地植树忙。近年来,海宁市迎来越来越多的新绿。而在潮城大地上,还有许多古树、老树也依旧绽放着“绿”,用它特有的方式为潮城添彩。一棵棵老树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也为一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底蕴。今天,我们走近两棵古树,一起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
六百年紫藤见证硖石历史更迭
每当谈起硖石的古树名木,人们总能想起那棵现移植于南关厢大瑶桥附近的香樟树,仿佛它才是硖石历史的见证。其实不然,就在东山上,还有着这样一株古老的紫藤,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它像是闹市中的一位老者,如今仍保持着几百年来的低调,守望着硖石的历史烟云。
从东山革命烈士陵园南侧的山路拾级而上,再往林子深处走去,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棚架出现在眼前,棚架周围围着一圈绿色栅栏,千万条扭结交错的藤蔓攀附其上。接近藤蔓根部的地方挂着浙江古树名木的铭牌。根据铭牌记载,紫藤树高3.5米,胸围31厘米,平均冠幅6.5米,今年已经有619年的树龄了。
让人惊讶的是,如今这株看似孤单落寞的紫藤,其实早在几十年前还曾有“孪生兄弟”陪伴。据《硖石镇志》记载:“东山斑竹园有明代紫藤两株,1978年一株枯死,另一株1980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建紫藤园。”同样,在《硖川轶事》中也曾记录:“硖石东山斑竹园,原有两株古藤,攀附于两株古老的梓树上。每逢春季开紫色花朵,蝶形花冠,远看像一串串葡萄,十分美观。秋季结成10-15厘米长荚果,从藤架下挂,别有一番景色。”
而关于这株紫藤的前世今生还不止于此,《硖川轶事》中讲道:“据有关部门考证,该藤长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代文学家王守仁在《登硖石东山》诗中写有‘曲径入藤梦,行行见危堵’的诗句,由此可以作证,王守仁登东山时也见到过紫藤。”同时,这也无疑为紫藤增添了不少文化附加值。
然而,在1992年,仅存的这株紫藤再次遭遇不测。由于被攀古树年代久远,树体内部已经腐烂,被台风吹折倒下后,紫藤也随之倒折,藤体劈裂,几近死亡。幸运的是,这次危机并没有“打倒”这棵紫藤,反而根扎得更深,渐渐恢复了生机。2012年,紫藤园旁的斑竹园居民楼迎来拆迁,当时,海宁市园林管理部门为保护紫藤不受拆迁影响,在其周围设置了防护木板,并且做好松土施肥、除虫防病工作,至此之后,紫藤园中仅剩下水泥棚架与之相伴。
一肩风霜,满园流芳。目前,藤蔓间已有新长出的花苞,又一年的春天到了。
千年古樟静守盐官古城
在位于盐官春熙路上的原海宁三中校园里,有一棵老香樟,据记载,今年已经1009岁了。这棵历经数千年的老树,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容貌及无数个盐官古城的春夏秋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昔日书声琅琅的校园虽早已搬迁,但传达室西南角,一棵偌大的古樟静静地矗立着。老校园的四周,音乐小镇项目正奋力建设,它就像一位古稀老人,见证着音乐小镇的蜕变。
眼前的古樟树,依旧枝繁叶茂、冠大浓荫。走近些,感受到古樟树更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树干上显露出条条皱纹。虽然它经历千年,但依旧精神饱满,枝干枝条不断延伸撑出一片天。
千年古樟是由谁种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据了解,最早的时候,这个地方是一座双忠庙。关于双忠庙,在《古镇盐官·潮音涛声》一书中记载,双忠庙中有一副佳联:“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诚不二二忠诚”。双忠庙原址在鱼巷西段,海宁三中食堂处,尚存大樟树一株。
据一位原海宁三中退休老师回忆,1970年以后,双忠庙的房子拆除,学校重新造了礼堂、食堂。后来,学校发展越来越大,大礼堂拆了、地平整了,变成了操场,古樟被保留下来,陪伴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在它身旁,学生们或是闲聊,或是合影留念……
在现有盐官景区规划设计中,原海宁三中会被拆除,将效仿古街新建商业街区,同时配套民宿、酒店等,重返“青春”,聚集人气。但这棵千年古树名木,将继续原地保留。
任时光慢慢流淌,古樟依旧静静守候。而今,它将继续守望盐官古城,将见证着音乐小镇的蝶变崛起,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下岁月光阴。
(海宁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