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的新年计划: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18年来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负笈海外的中国学子,开始为自己制定新一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留学美国的李悦将迎来自己的毕业年;留学日本的童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设想;留学澳大利亚的党一康给自己列出了新的书单;留学韩国的李凤希望自己能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一己之力……他们将2017年的喜怒哀乐留在了旧岁,在新的一年重新出发,为了梦想继续努力!
收获硕果 踏上新途
林嘉懿
算算日子,童童已在日本留学6年。2017年4月开始读研究生。对于她来说,2018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日本别府本科毕业后,童童考入了京都立命馆大学,成为一名研究生。“一切又从零开始。”入学之初,她寄宿在大阪的朋友家,往返两地找能租的房子;在京都没有认识的朋友,初来乍到寂寞孤独;研究生阶段换了专业,以前熟悉的知识用不上,新学的知识不熟悉……可以说,各方面都不适应的童童,在面临未知环境时,内心是恐慌的。
但留学这么多年,童童早练就了强大的适应力。“租的屋子灯坏了,自己找人修;出门丢了东西,自己找回来;家里的杂事琐事,自己操心自己干……”留学的这几年,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磨砺着她,从一开始的烦躁郁闷,到之后的泰然处之,童童变得更加乐观坚强了。“有一次我去韩国旅游,刚下了飞机,我的手机被轻轻磕了一下,结果就开不了机了。我在韩国机场,人生地不熟,手机打不开,倍感绝望。”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倒霉事”,她觉得很无奈,但也能坦然面对。如今,她已成为看着菜单就能做出美味菜肴的半个“大厨”,成为可以自己搬运家具的“大力士”,成为亲手组装家具布置房间的“设计师”……在童童的生活中,她还需要扮演很多角色,但她乐此不疲。
除了生活能力的提升,童童的思想也在渐渐成熟。“出国之后更爱国了。”童童说,“在亲身体验过海外生活之后,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更加客观了,也更加为祖国骄傲。在海外生活和去海外旅游是不一样的,深入了解之后,就明白了很多事情,对祖国也更加眷恋。”童童坦言,感觉自己变成熟了许多,现在学会了和不同观点不同想法的人进行合作,变得更加包容。
留学海外,免不了面临各种麻烦。童童建议:“我们是留学生,孤身在海外生活,在面对一些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情时不能怕,一定要勇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谈到2018年,童童说希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是她新年计划中最重要的两项。对于未来的工作,童童有很多设想:“我掌握了汉语、日语、英语、韩语4种语言,现在还在自学泰语等语言。希望能利用语言优势,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想从事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或者对外交流的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李 凤
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学中文,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怪——为什么要跑到国外学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不过,可不要小看国外的中文系,视角不同,收获也不同。
我在国内读的本科,专业是对外汉语。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考虑,本科毕业后我申请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读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设有汉语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学等方向。我所学的专业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比如《山海经》等,并将文言文和汉赋翻译成韩语。该专业不仅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做中韩文学的古文翻译也需要相当的功力。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翻译时,压力非常大。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节课——“中国女性诗人史”,教授分配任务,让每个学生每周轮流报告学习所得。我分到的任务是翻译宋曲。虽然心里想这要怎么翻译啊,但为了突破自己,也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我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以及阅读中国古典文献。文言文的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并尽量保持古文的意境和风格。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翻译得越来越顺手,看到自己喜欢的古诗,就想即兴翻译。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文的热爱,闲下来时,我也写写毛笔字、画幅画。
中文的美,是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诗词歌赋、唐诗宋词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智慧:古人用简洁的语言、意境丰富的画面和各种情感来记录生活,有着特别的韵味。回想在韩国学习中文专业的初衷,不单单是为学习汉语和韩语,更多的是想从另一个视角来了解中国文化。最近《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更让我感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2018年来了,新的一年,新的期待。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海外学子可以为讲好中国故事添砖加瓦,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一己之力。
(寄自韩国)
新的一年继续成长
党一康
2017年10月,我只身来到澳大利亚悉尼市,成为留学生大军中的一员。从最初的新鲜好奇到之后的孤独迷茫,再到后来的目标明确,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我成长了,也有很多感悟。
生性乐观的我在出国之前从来没体会过孤独的滋味。当我踏上澳大利亚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当我走在陌生街头、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外国人的面孔时,当我无法负荷内心的苦恼与负面情绪又没人倾诉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孤独的感觉。刚到国外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偷偷地哭一会儿,流眼泪成为我宣泄的方式。随着对国外生活的适应,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孤独,学会了和自己相处,学会了独立思考。
当我离开家后,才知道“家”是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港湾,无论什么时候家里都有可以依靠的亲人,父母永远会敞开双臂等我回家。出国之前我和妈妈聊天,妈妈说:“之前你在西安上大学,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你爸坐着飞机马上就能到你身边。要是你在国外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想去也去不了啊……”那一瞬间,在我心中一直强大的妈妈无助地像个孩子一样。当我们离开家乡,远赴异国开始求学,父母的牵挂与担心也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每次给姥姥、姥爷打电话,在石家庄的他们总能准确地说出悉尼当天的气温,是要怎样的爱才能让他们把一个原本与自己无关的城市放在心中呢?现在我懂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只是一个渺小的人。可对于我的亲人来说,我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我病了、受委屈了,他们会跟着心疼。为了他们,为了真正爱我的他们,我会让自己过得精彩漂亮。
出国之后,我才明白祖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当外国人赞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时,当教授把中国的发展作为讲解案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才是我们坚实的依靠。也正因为祖国的强大,我们才能在国外骄傲地说:“我来自中国,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中国留学生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爱国之心,我们会耐心纠正外国同学对中国的偏见,会用彩笔将教室里字迹模糊的中国地图补充完整……我们都在为自己的祖国默默努力着。
曾经的我认为留学生活惬意而自在,但当我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开始留学生活后,我才明白,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只能自己体会。在国外求学过程中,我哭过、笑过、迷茫过、挣扎过,但我知道这短短几年的留学生活,会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所以我并不后悔!
2018年来了,回望过去的一年,我成长了。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在高质量完成学校任务的同时着手考取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多读书,在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旅游时,就让书籍带我走遍世界;完成健身计划。
(寄自澳大利亚)
将所学专业延伸到课外
李 悦
“我们是洛杉矶两只野生新闻人,每天溺死在滑也滑不完的长篇报道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们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做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新闻小故事呢?” 这是我和师姐田乃文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的文末推送。
我们开设的公众号的定位是“围观每日最新鲜最有趣的中美热门”。同时,“简短、有趣”是我们对于所推文章的追求。
田乃文是我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学姐,也是美国一家著名媒体的调查员兼记者。因工作需要,她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新闻。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她想做一个公众号。“每天因工作关系,要读很多长篇大论的新闻。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想读完这么多新闻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况且,在我自己学新闻之前,并没有读报的习惯,对时事也谈不上太关心,对所有新鲜事的了解,都停留在和朋友聊天获得的信息。”师姐这么跟我解释她的创意的诱因。
我呢,虽然学习了很长时间的新闻专业,但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身边的年轻一代有阅读新闻习惯的人越来越少?”在我看来,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地被各种社交网络、移动客户端所吸引;二是很多严肃类新闻题材的文章篇幅较长,即使文章内容深刻,但是由于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些文章并不容易被他们接受。于是,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步履匆匆的“低头族”。那么,在网络上大家又是如何看新闻的呢?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看标题”。但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并不希望读者仅仅通过各种“标题”来获得每日资讯。
于是,我和师姐一拍即合,借助自身的地缘与专业优势,于2017年10月推出了报道中美热门新闻的公众号“观纵横”。
我们俩在此前并没运营和推广公众号的经验,从创办至今的近3个月的时间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由一开始每天推送6篇中英文短新闻,到现在将3至4篇美国新鲜事儿整合在一起,这个公众号在语言风格上更注重对话性。后续的计划是增加一些专题性讨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们都在一边摸索,一边改进。从一开始每篇只有几十的阅读量,到现在约200的稳定阅读量,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个公众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在主题的选择上,我们会选择大家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类型,以经济、政治、科技类的内容居多,但也会选一些大家平时不易看到的新闻,偶尔还会推出一些“搞笑”类的内容。不过所谓的“搞笑”类内容,并不一定是奇闻轶事,也可能是对一些事件进行不一样的解读。
公众号的所有文章都是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来整理写作的。在繁重的课业或工作压力之下,能够坚持运营,离不开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日渐增长的阅读量,一个个积累起来的“赞”,“看你们的公众号成为日常”和“每天必看的公众号”这样的留言,都给了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新的一年,我希望我们的公众号可以运营得更好。从创办至今,短短的时间里,我们收到了来自读者太多的鼓励和支持,也希望用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来回馈大家,这包括丰富公众号的内容、定期开展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活动等。
于我个人而言,2018年将注定是忙碌且不平凡的一年,是我研究生毕业、正式结束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的一年。我非常有信心迎接这一年的各项挑战,奋力前行,哪怕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