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新的沃土上生根抽枝
这里是海口市西南角——海南未来产业落户的核心区,规划面积59.29平方公里。
“这座产业园占地接近海口建成区面积一半,没给低端产业留位子。”美安科技新城建设副总指挥焦任翔说,“一迈步,我们就走在新路上!”
抬脚就是新路,后发也有优势。相比发达省份,海南起步晚一些、基础弱一些。然而,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指出,海南没有化解制造业过剩产能的沉重包袱,也没有需要巨额投入来还的环境账,正好可以轻装上阵,正好可以更好更快地抢抓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产做出特色,二产拉长产业链,三产调优结构,产业不断融合发展……跨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第二个五年的海南,满眼新意。
农业:打好特色牌, 念好生态经
谁能想到,三亚市的一个既看不见海、也见不到沙的玫瑰园,每天居然能吸引4000人买票参观!
“现在门票比卖花挣得多!”三亚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顺法介绍。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玫瑰园,还接过老乡递过来的斗笠戴上。如今,那幅暖意融融的照片,还有那句温暖了亿万农民心窝的名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就醒目地展示在墙上。
两年前,玫瑰谷还只是种植反季节玫瑰。如今,产业链延伸至采摘体验、婚纱摄影、玫瑰日化用品、玫瑰食品等,年产值跃升至6500多万元。
来自澄迈县瑞溪镇的50多岁农妇林爱珠,已经在玫瑰谷工作4年。“包吃包住,每月工作25天能挣到2200元,比种地强。”
除了给岛内农民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玫瑰谷还带动周边470多户村民种植千亩花卉,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收购玫瑰,农户年亩均利润过万元。
巧打特色牌,更善打生态牌。
五指山区,水满乡毛脑村,椰仙茶业总经理郑丽娟租种的400亩茶园占了一整座山丘。这里的有机茶品质上乘,尽管售价不菲仍供不应求。
五指山市以森林覆盖率87%领跑全省。他们靠山吃山,大力培育茶叶、忧遁草、益智、牛大力、野山鸡等生态特色种养业,政府出资补贴种苗、农资,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有机高山茶”“五指山野山鸡”等品牌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在保护生态上,老百姓与政府是一致的。五指山市市长陈振聪说:“省里去年给我们1300亩农用地转用指标,使用率不足20%,300亩的年度伐林指标更是一分没动。保护了生态,保护了水源,不只保住了今天的饭碗,也保住了明天的好日子。”
特色农业发展了,生态经济起来了,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
近年来,海南省每年落实惠农补贴资金不下15亿元,在中部六市县实施“农民增收计划”,海南农信社累计向4万多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9亿余元。近3年,海南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均在12%以上,居全国前列。
旅游:打造“升级版”,南北比翼飞
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南安置区,村民林廷文告诉记者:“我每天至少进账2000块!”
一天两千,打哪儿挣来?
老林的“摇钱树”,是和当地的五星级酒店一起合栽的。“拿到征地补偿款,我投资40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和酒店合作搞水上游乐项目,家里两亩自留地也租给了一个花海旅游项目。”
老林这样的例子在村里比比皆是。海棠湾已开发20平方公里,目前云集了15家开业的国际一线品牌酒店和13家在建的高端酒店。有人或许质疑:酒店业是不是产能过剩了?
旅游不单是住下来、看看海。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层次需求,海棠湾片区由政府主导一级开发,规划为旅游要素齐全的一站式度假城,打造海南旅游“升级版”。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转型就是升级业态、升级产品,跨越就是量质突破、整体跃升。”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说。今年春节黄金周,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接待游客21.98万人次,同比增长74.03%,免税品销售额23610万元,同比增长62.4%。在“免税购物”拉动下,海棠湾15家开业酒店平均开房率约七成,超过亚龙湾。
无独有偶,在海口,耗时8年、投资150亿元打造的观澜湖旅游服务综合体,高尔夫、温泉、电影公社等丰富产品,让游客延长了在海口的逗留时间,已成为拉动琼北旅游经济的强大引擎,改变了海南旅游南热北冷的格局。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培育免税购物、邮轮游艇、文化旅游、低空飞行、医疗健康、海上娱乐等新业态,带动餐饮、酒店等传统业态水涨船高,使旅游消费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2014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1.9%,旅游直接从业人数约40万人,旅游业及关联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2014年,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8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6%。
工业:科技唱大戏,“短板”不再短
中电、阿里巴巴、腾讯、中兴……海南信息产业在这些“领头羊”率领下异军突起,产值目前已占工业经济比重16.5%。澄迈软件产业园,一座庭院式的楼宇中聚集400多家信息技术企业,去年创造110亿元产值,亩均产出640万元。
信息产业提升了海南工业经济的含金量,助推第二产业增加值显著增长,2014年增幅达11%。
一直以来,工业都是海南经济的“短板”。新常态下应如何补短板、将“过剩产能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动力?
罗保铭表示,土地等资源如今越来越宝贵,对于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海南来说,更是寸土寸金。我们再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总量算笼统账,要坚持“以亩产效益论英雄”,要算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
为保障土地效益和投资质量,美安科技新城设定了企业入驻门槛——每亩投入不低于250万元,产值不低于300万元。目前,已有十几家大型企业与园区签订入驻意向书。
“宁可慢,不能乱。”焦任翔说,为了改变海口部分产业小、散、乱格局,美安科技新城规划了容纳零散小企业的园区,提供标准厂房,统一供气、供电、物流等配套服务,集约生产。
遵循“集约化、园区化”的发展思路,自2012年起,海南省政府每年拿出10亿资金,专门用于改善开发区和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要求园区所在的市县配套5倍以上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投资。目前,全省371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160家在开发区,产值过亿的工业企业53.7%都集中在园区。2014年,15个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4.36亿元。
美安科技新城要做海南的“智谷”。海南省省长刘赐贵指出,它不仅是海口工业经济的升级版,还承载着海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未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园区给施工涉及的大树办了个“托儿所”,将施工工地中几十棵大榕树逐一编号,移栽在一块大约300亩的苗圃里。未来,这些榕树将和新兴产业一起,在崭新的沃土上生根抽枝、拔地参天。
重经济,也更加重生态;向往明天,也更珍惜昨天、今天。在这个大树“托儿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新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