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学者聚富阳追思郁达夫

31.08.2015  11:12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1936年郁达夫在怀念鲁迅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到来之际,省作家协会、富阳区政府于8月30日在郁达夫故乡主办“人格•良知•气节——作家与时代”座谈会。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郁氏家属代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郁达夫先生的追思之情,同时也让人们受到了一次深入灵魂、审视内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留学日本期间,郁达夫与郭沫若、田汉、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以对故土家园深沉的爱,创作了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倍受压迫受剥削的优秀作品。他还第一个提出“文学上的阶级斗争”的口号,率先成功地塑造了产业工人的形象,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七七”事变爆发后,郁达夫以一名战士的风姿奔走于抗战最前线,写下了众多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战地通讯和政论文,号召海内外华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作家的名字是写在读者的心上,伟大作家的名字是写在人民的心上。郁达夫先生的名字是写在人民的心上,用他49岁的生命在人格、良知、气节上给我们这个时代交了一份最好的答卷。
  “综观郁达夫的一生,他始终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既是作家又是战士的风姿。”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说作家的时代担当,传递出共同的心声——当下,空前活跃的中国社会现实、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都在持续地给我们的作家提供着写作资源。我们的作家要有与社会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的意识,要在生活与精神的两个层面上,做时代的参与者,以“在场者”的姿态直击时代命题,观察社会变迁,反映民众心声,讴歌人性光辉,写出社会生活的演进侧影,塑造充满时代光影的各类形象。(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