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话《孔子》精彩亮相德国国际话剧节
2015年德国第九届国际话剧节近日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栋茨多夫市开幕,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携话剧《孔子》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话剧节的演出。同时,浙话代表团观摩了十多个国家话剧表演团体的演出,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该剧于5月14日晚在栋茨多夫市市政大厅大剧场演出。演出以中国儿童提问开场,成功吸引了观众。该剧肢体剧独特的表现形式、独有的中国元素、如梦如幻的中国水墨画背景给各国艺术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六个演员利用简单的道具组合出孔子驾马车周游列国的画面时,全场掌声如潮。演出结束时,热烈的掌声令演员、导演再次谢幕,许多观众在剧场中流连、讨论,久久未能离去。他们渴望与中国团队交流,专程从法兰克福赶到栋茨多夫市观看演出的中国驻法兰克福领事赵伟民及其同事都成了临时的翻译。联邦德中协会主席paul教授说,序幕中现代小孩的提问非常好,德国人也会有这样的疑惑,就是孔子在现代中国年轻人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他说演出非常成功,令人震撼。德国戏剧协会主席诺尔贝特哈达马哈先生说德中两国都有其自身的思想、哲学、艺术和文化,两国的交流非常重要,中国古代圣人《孔子》的演出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很重要,在他看过的几台演出中中国的演出是最棒的。赵伟民表示,演出非常成功,浙话通过戏剧表演与世界各国的同行交流、切磋,以写意的表演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建议将英文字幕翻译成德文,更利于德国观众的欣赏,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国际话剧节组委会克哈纳主席说,话剧《孔子》令人赞叹的是把历史展现在了现代舞台上,舞台呈现、音乐、灯光、表演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很多观众看了演出之后会主动去研究一下孔子,这就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
在演出前,组委会特意安排、邀请浙话总经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王文龙在各国表演团的国旗下进行书法表演,王文龙写下“艺海”、“中国龙”等字,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开演前,组委会特意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团队,欢迎浙话的到来。此外,浙话代表团还受到了栋茨多夫市市长stoelzle的接见,王文龙向市长赠送了“中德友谊”的书法作品。
在国际戏剧节上,组委会还安排每天早上9点在剧场的咖啡厅举行专业研讨会。各国艺术家在咖啡厅里就艺术创作自由讨论,就看过的演出进行提问及现场演绎。浙话《孔子》演出后的第二天上午,曾经于2013年看过浙话在柏林演出的德国《戏剧教育》专业杂志Gerd Coch教授介绍了浙话团队和在柏林演出的盛况。土耳其的艺术家们还在研讨会现场表演了他们理解的中国古代圣人孔子。5月15日,根据组委会的安排,浙话重点关注了乌克兰诗剧话剧工作室演出的《斯泰因府上谈论缺席的歌德先生》,在第二天的专业研讨会上,浙话青年演员重新演绎、再现了该剧的经典片断和精彩细节,获得了在场艺术家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