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话剧团转企改制活力激荡

04.08.2017  16:43

  十八大以来,我省文艺工作者锐意攻坚克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文化体制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为人民群众创作生产了众多的文艺精品。

  作为首批转企改制试点单位,浙江话剧团、浙江歌舞剧院等国有文艺院团转人员身份、变待遇分配、走市场化道路,经历了从阵痛到新生的过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经过改制,浙江话剧团的演出场次、票房收入大幅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平均一年要创排五六台戏。今天的浙江话剧团,犹如凤凰涅槃,绽放出美丽的容颜……

  四剧进京

  受到热捧

  7月22日至23日,话剧《秋水山庄》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7月25日至26日,话剧《再见徽因》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7月底,儿童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在中国梅兰芳剧院展演;8月初,儿童音乐剧《皇帝的新衣》在中国儿童剧场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结项验收。

  这个夏天,浙江话剧团4个剧目轮番晋京。舞台上,剧中人摇曳在光影中,舞台下,叫好声回荡在剧院里。

  首都观众为何要争相观看来自地方院团的话剧?浙江话剧团靠什么征服了他们?

  “坊间总是聚焦林徽因的罗曼史,忘了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观众朱建华说,“但是在《再见徽因》里,林徽因不顾重病与梁思成在各地考察古建筑,坚持战时保护北平古老建筑,还参与设计了新中国国徽。”这部情感剧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故事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要适度,过度贪婪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编剧李宝群说。用孩子真诚大胆的视角宣扬真善美,用幽默风趣的舞台语言对童话故事进行重新演绎,正是很多小朋友在演出结束后还恋恋不舍、不肯离开剧场的原因。

  《秋水山庄》和《再见徽因》的导演李伯男至今记得,2010年12月,他与浙话合作的第一部都市情感剧《幸福.com》首演后到北京试水。那是剧团市场化后的第一部戏,演员们还很稚嫩,面对北京的观众还有些紧张,谁也没有料到会有今天的火爆场景。

  李伯男也是浙话改企转制后,引进的首位实力派导演。

  2010年,浙江话剧团在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下海”,转人员身份、变待遇分配、走市场化道路,浙江话剧团变身为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开始了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2011年1月,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龙拍板,将被誉为中国戏剧演出市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李伯男戏剧工作室搬到了浙话,先后推出《幸福.com》《轻度深爱》《女人初老》《画皮》《只爱你一天》等系列都市情感剧,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13年,《幸福.com》等3台剧目赴德国参加了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话剧节,《女人初老》入选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

  为了充分发挥以青年演员为主的“浙话新势力”优势,浙话还打造了一批富有浙江本土特色与风格的话剧,推出了温婉抒情的“民国三部曲”:话剧《怜香伴》《荒城之月》《再见徽因》,推出充分挖掘杭州人文故事的《秋水山庄》《21号墙门》,计划打造民国名人如胡适、徐志摩等系列剧目。

  “台上台下是乡亲,戏剧就是回故乡”。2016年9月,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为浙话新春话剧节的题词,或许正暗合了浙话的理想和信念。

  全面激励

  新人辈出

  今年5月25日,由浙江话剧团与贵州话剧团联合演出的《此心光明》在贵阳首演。谢幕时,观众掌声雷动。

  在剧中担纲主演的都是浙江话剧团的80后、90后优秀青年演员,他们被称为“浙话新势力”,已经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表演技术日益成熟。国家二级演员、话剧金狮奖获得者魏鹏在剧中扮演王阳明,优秀青年演员蒋宁扮演王阳明的夫人,曾经在话剧《谁主沉浮》《凤凰》中展示古筝、口琴、锣鼓等乐器才艺的李钺再一次担任乐师;曾饰演过花木兰一角的何倩娜女扮男装扮演少年王阳明,并凭借戏曲功底在剧中超常发挥,吉京京、余江浩、李霆、赵阔等优秀青年演员也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占据了《此心光明》的半壁江山,被热情的观众赞为“热爱事业的人儿光芒四射”。

  文化建设,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习惯了端“铁饭碗”的演职人员,转制后一时很难适应。浙话靠什么来留住和引进优秀人才?

  答案是,堵住蹭饭的门儿,捆住混饭的人儿,凝聚挣饭的神儿。

  近年来,以“浙江省文化名家工程”、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等为指引,浙话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借助名人、培育新人,打造‘浙话新势力’”的人才战略:尝试优化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末位淘汰制”,设立“以岗定薪”“低基础,高绩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取消学历、职称的限制,“多劳多得”激发了演职员的积极性,使演出由“要我演”变成了“我要演”。

  在《秋水山庄》中饰演沈秋水的青年演员王荷告诉记者:“在浙话,舞台演出实践多,有利于年轻人成长。年轻人也可以演主角,有好的收入,每天都有进步,虽然有时很累,但感觉挺幸福。

  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的演员孙晓蕾说:“我刚参加工作,就担任《闲言碎语不多讲》的主演之一,与大演员搭戏,非常幸运,内心充满了感恩。

  灯光设计杨光明感言,改革对于像他一样的老浙话人来说,似乎是“洪水猛兽”,但现在再回头来看,觉得那是一次涅槃。在话剧团几乎干了一辈子的他,从没戏可排到连续三天辗转三地,“节奏加快了,以前是悠闲走路,现在要不断跑步。

  转企改制后,浙话将剧团演出部改组为市场营销部,编制由3人扩展为10人,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专业人才,充实营销团队,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同时,积极运用网络、会员制等多种手段拓展市场,激发了从创作到生产、到营销所有环节上每一个岗位责任人的活力和动力。浙话党支部书记李巧玲介绍说,为了吸引杭州观众,他们定时向会员推送演出信息,并推出电话订票、网络与窗口售票,开展送票上门服务。由于杭州的观众以学生和青年白领居多,浙话还推出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积极跟上时代潮流。

  本着稳固公益性演出市场,拓展商业性演出市场的思路,浙话多头并进,不仅在浙话艺术剧院探索周末驻场演出,还连续5年推出新春话剧演出季,打造“看话剧到湖墅南路”品牌,推出都市情感话剧全省巡演。

  激发活力

  精品迭出

  8月1日晚,由浙话打造的大型政论体话剧《谁主沉浮》在浙话艺术剧院上演。该剧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被评论家誉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主旋律作品,堪称舞台版的《建党伟业》。

  自2011年5月首演以来,《谁主沉浮》已演出170多场,收入1000多万元,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和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作品,并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剧目奖、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

  “《谁主沉浮》是浙话转企改制后推出的第一部大型话剧,也是首部实施项目制运作的话剧。”王文龙说,从作品的策划、创作、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都坚持以市场化手段运作,这也是对改制后浙江话剧团的社会担当、艺术追求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最好检验。

  这些年,浙话积极探索创作主旋律作品。2016年1月22日,一部恢宏厚重的浙商创业史诗话剧《凤凰》上演,全剧以改革开放近40年为时间跨度,用艺术化、戏剧化的方式讲述浙商故事,表现浙商精神。

  从某种角度来看,浙话也是一只在火海里翻腾重生的“凤凰”。正如王文龙所说,改制过程中,浙话经历了难以言说的从阵痛到新生的过程。

  如今的浙话,一场“凤凰”涅槃式的改变已经发生。浙江话剧团转制前后演出统计表清晰地折射出转企改制对于激活这家院团生产力的作用:演出场次从2009年的450场跃升到2015年的835场;票房收入从312万元提升至1300多万元;6年间,原创剧目35部,平均一年要排五六台戏,远远超过改制前的“一年一部戏”;《凤凰》《谁主沉浮》双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全体演职员特别是青年演职员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职工平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7.8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4万元。

  “凤凰”重生,蓬勃生机让浙话加快前进的脚步。

  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12月,浙话将携话剧《此心光明》晋京参加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活动。王文龙告诉记者,立足浙话艺术剧院,辐射浙江全省各地,联结长三角、珠三角,进军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是浙话长期的演出市场目标。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文艺院团的转制,而是整个社会艺术创作演出生态环境的良性重建,是艺术软件、硬件和法规的重新配套。出人出戏出效益,创作与演出、艺术家、院团、政府、社会多赢的结果才是改革的目的,浙江话剧团的涅槃重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相信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文艺院团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