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蓝皮书》预测 2024年起浙江人口将进入负增长
当你还在为生不生二孩犹豫时
有个数字你可能不知道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昨天发布《浙江蓝皮书:2017年浙江发展报告》,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市场等6卷,既对去年浙江发展进行评估总结,也预测了今年发展走势并提出建议。
《蓝皮书》称,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浙江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来说,浙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或以上,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过去展望未来。房产、人口、就业、收入与支出……这一项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去年发生了什么?今年又可能有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7房地产关键词:盘整 市场稳得住 百姓有房住
2016年,“买房”成为热点话题。
浙江房地产去年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和政策的预期,集中表现为市场复苏、反弹的节奏较快,特别是9月份,热点城市、热点区域房价涨幅明显。
《蓝皮书》预测第四季度以及2017年房地产市场会逐步降温(事实上四季度杭州的房地产市场已逐步降温,预测已得到市场验证)。特别是商品房成交量,将在政策和前期过快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大幅下降。“总体上,房地产供需将会进入比较长的盘整周期。”
今年,《蓝皮书》预计浙江房地产总体的政策环境将会以“稳定和温和”为主。房地产市场走势今年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购地成本和需求调控的形势下,不大可能出现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商品房的销售规模将会放慢,进入一个比较长的量价调整周期。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继续企稳,但商品房销售面临下行压力。由于本轮房地产供销的扩张迅猛,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周期可能比较长,预计整个2017年房地产价格会经历持续的盘整,“成交量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价格可望稳中有降。”
这对想买房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不用担心“抢”不到房子,可以慢慢挑了。
浙江人口从2024年起进入负增长
虽然多了不少“二孩” 但老龄化在加速、外来人口在回流
从中长期看,浙江将迎来总人口减少、老年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大幅提高的局面,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人口状态。
2015年底,浙江常住人口为5539万人,预计到2020年,总人口增长到5777万人左右。峰值人口预计在2023年达到5783万-5822万人左右,然后下降,到2030年,在5705万-5733万人之间。人口增长率在2024年进入负增长,到21世纪30年代,稳定在负0.3‰的水平上。
最近几年人口的增长率,与生育政策的完善有关。出生人口从二孩政策实施前的年出生54.9万人增加到2015年出生58.1万人,直到2017年出生78万-92万人的峰值。“十三五”时期年均出生人口约83万人,比“十二五”期间多出生约25万人。到2035年以后,出生人口基本稳定在每年37万-40万人之间。
最近几年,省外流入人口也在不断变化。2001-2010年,浙江省外来人口增加813.5万人,年均增长12.4%;2011-2015年,浙江省外来人口从1182.4万人下降到1174.3万人,减少8.1万人。省外人口逐步回流,意味着浙江迁移人口红利的减弱。
不仅如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浙江还将进入“人口负债期”——2015年,全省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居全国第13位。到“十三五”规划期末,将达到14%。人口总抚养比从2015年的32.5%上升到2020年的43.7%,2024年要超过50%——意味着老人的数量要超过年轻人了!
《蓝皮书》也提出了不少应对的建议。
例如,既然失去了“人口红利”,那就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获取“人才红利”。比如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分类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力培养支撑“浙江智造”“浙江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等。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杭州宁波温州等省内的大城市,要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衢州舟山等中等城市,要积极引进有较高技能的流动人口,小城市则要推进外来人口本地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一方面高层次人才
和技能人才短缺
一方面低技能劳动者
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2016年上半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用人需求占比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同比提高1.76个百分点。就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已经显现。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加快,技工需求持续旺盛。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求人倍率都在1.9左右,相当于两个岗位等一个人。创新人才和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在浙江,已形成浙商系、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创业“新四军”。
浙商系,包括200多万名华侨在内的650万名浙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国内创业的浙商所创造的营业收入规模,就接近于浙江省一年的生产总值。
高校系,以浙大为例,每年培养1.2万名人才,大部分留在浙江工作。杭州创业者中,浙大毕业生占33%,毕业生创业率超过4%,均为全国高校第一。
阿里系,一方面大规模引进集聚人才,一方面又培养了不少自主创业者。据统计,10年来,阿里巴巴累计有约1万人自主创业,是重要的人才孵化田。
海归系,浙江5年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8万人、外国专家人才17.8万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556人。
《蓝皮书》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同时一线普通工作和服务人员也面临“招工难”;另一方面,一些低技能劳动者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随着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势必有一大批职工转岗就业,其中不少人年龄偏大,技能不高,就业难问题突出。
浙江人中杭州人最会赚钱
去年有个花钱增长点是“跟团游”
浙江人很会赚钱。
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全体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5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96元,增长8.4%,比全国平均水平(17735元)高12030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40888元)和北京(39059元),位居省(区)第一位。
按城乡分,前三季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93元,同样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0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二位,仅次于上海。
浙江人中,又是哪个地市的人最会赚钱呢?不是温州,不是金华,也不是宁波,而是杭州!
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07元,在浙江11个市中居首位;宁波、绍兴以34951元、33117元列第二、三。温州以30573元只居第六位。
假如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开来计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依然是杭州,去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225元;其次依然是宁波和绍兴,分别为39936元和39649元。
农村居民中,则以嘉兴农民收入最高,去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66元;其次是宁波和绍兴,分别是23645元和22899元;杭州农民以21404元排在第四位。
浙江人也很能花钱。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平均水平(12247元)高6408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四位,省(区)第一位。
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蓝皮书》分析,浙江居民消费结构总体呈现出“一吃二住三行四学”的格局。
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9.8%、24.2%、16.0%、10.6%。与上年同期传统的吃、住、行三大消费主体相比,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提升,升级为2016年新的主要消费点。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其中,省心省力的团体旅游是城镇居民最喜欢的,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支出755元,同比增长24.3%。
农村消费热点,主要体现在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和网络消费三个方面。其中,购车费用的增加是农村交通通信类支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163元,同比下降6.3%。同样负增长的还有“其他用品和服务”这一项,同比下降12.4%。说明浙江人虽然爱“买买买”,但也没有乱买,还是先从生活最需要的东西入手。
原标题: 《浙江蓝皮书》预测 2024年起浙江人口将进入负增长 作者: 记者 魏奋 通讯员 李东 制图 高薇 网络编辑: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