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知识产权实践:构建运营体系 加速创新成果流通
中新网杭州4月23日电(记者 胡亦心)知识产权在高质量发展中,有着刚需、标配、基石的作用。如何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如何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和水平?日前,浙江发布了《2019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加快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体系、深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2019年浙江知识产权实践。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11个地市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序列,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达到6家,超过半数以上的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培育序列。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白皮书》显示,2019年,浙江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专利行政执法权由设区市下放至县(市、区);推进中国温州(服饰)、义乌(小商品)、桐庐(制笔)3家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及27家省级维权援助中心建设;设立中国(浙江)、中国(宁波)两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要手段,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浙江正努力推进最优营商环境建设,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进一步优化保护体系上,2019年,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使用。据介绍,中心承担了浙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相关工作,集中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以及专利导航运行等公益服务。
为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浙江省开展了“亮剑2019”保护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暨“铁拳”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9”专项行动、全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万余件,有效震慑各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此前,浙江省破获一起跨省制售假冒‘正泰’等名牌电器的商品大案。由浙江省公安系统统一协调指挥,江苏、陕西等8省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成功摧毁制假售假团伙9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处,这是信息化社会条件下跨市、跨省、跨部门行动的生动实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浙江在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上进行探索,“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在浙江省已经形成。2019年,知识产权审判庭采用“三合一”方式顺利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60起,行政案件41起。
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加速创新成果价值流通
浙江是知识产权大省,有着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更好地产生效益、推动发展?
“浙江正努力营造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环境,加强专业化运营平台建设,探索建设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运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浙江知识产权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进;浙江省知识产权(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二期建设,为各类用户提供专利检索数据42734万条;杭州未来科技城、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温州高新区知识产权大港湾、湖州市德清县等4家首批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落地,示范区将围绕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人才,搭建全流程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将知识产权深度融入创新创业全过程,通过培育、挖掘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推动创新供给侧、产业需求端信息智能匹配,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加速创新成果价值流通。”杭州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日前,杭州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数据中台战略等项目相继发布,用数据“加速”知识产权成果流通。
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金额172亿元,同比增长68%,居全国第二;商标权质押额达到90亿元,同比增长40.3%,连续四年全国第一;质押登记数增长33.6%,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率先实现县(市、区)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全覆盖。此外,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科技成果2492项,成交金额6.67亿元,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变现”等探索正逐步深化。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奕君表示,要共同打好知识产权发展的升级战,在强调数量的同时,更要强调创新质量,“只有拥有更多高质量、高价值的知识产权,才能抓住‘化危为机’的历史机遇,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