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浙里乡村喝好水——浙江省发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

17.12.2018  16:51

浙里乡村喝好水

——浙江省发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

 

  小小水龙头里,是农民的大日子。

  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共建成供水工程2.92万处,农村供水人口约3200万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结束了千万农民喝水难的历史。

  然而,随着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对照城乡同质的标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暴露,供水保证率不足、水质达标率偏低……全省仍有803万农村供水人口的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有待提高。

  民生无小事!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再次发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坚持城乡同质标准,落实县级统管责任,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打响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的攻坚战。

定目标:达标提标,800万人“喝好水

  起步早,走在前,是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作给人的第一印象。早在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关心决策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在浙江“破土而出”。“让广大农民喝上干净的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了这幅让乡村“喝好水”的蓝图。

  15年来,浙江建成了2.92万处供水工程,农村供水人口约3200万人,有效地解了之江儿女喝水的“燃眉之急”。近年来,浙江“五水共治”不断加码,如火如荼;美丽乡村建设生机勃勃,成效斐然,浙江农民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进入“十三五”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工作;水利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坚决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的通知,要求落实《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确保三年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谋划,再度发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17年6月,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保障优质饮用水的供应”。2018年12月12日,车俊书记专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他强调,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的重要举措。

  副省长彭佳学多次专题调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牵头制定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方案。

  回望初心,再绘蓝图。新形势下,浙江省更加关注农村饮用水从有到优的转化,把饮用水的质量放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首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为了浙江省的民生大事要事。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的指导下,《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率先出台,提出到2020年,全省努力构建起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饮用水体系。完成涉及农村803万人的饮用水达标提标建设任务,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5%、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5%、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达到90%、全省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包括城市水厂和乡镇水厂,其中乡镇水厂含联村水厂)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5%,全面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

  方向既定,快马加鞭。努力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浙江省许下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庄严承诺。

明重点:县级统管,构建三级供水网

  “原来啊,自来水是没有的,下雨才有点水。”杭州市临安区钱王铺村村民沈秋华说,“后来,通了水,但水龙头时常停水,有时用水还要自己去河里提。

  水质,地区间不同,城乡不同,成为了浙江饮水安全再上新台阶的最大阻碍。但是,要解决水质差异,必须找准病根。

  从空间上看,由于浙江多山丘地貌,单村供水工程大量出现,缺乏规模化规划;而从时间上看,由于浙江农村供水工程起步较早,不同地区间受社会条件影响饮水标准存在差异,乡村水厂的水源保障能力偏弱,部分单村供水工程停水现象时有发生,水质保障不稳定。

  解决了根本问题,饮水安全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浙江省全面开展全省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情况大调查,摸清城乡供水现状和薄弱环节。

  根据部署,浙江省将通过3年时间,构建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而在这布局之中,浙江又以城市管网延伸为重点,按照能延则延、能扩则扩、进村到户要求,保障城市管网延伸段生活用水水质、水量和水压,构建城市供水县域网;乡镇管网则按照能并则并、以大带小要求,尽可能形成规模化的局域网,并按照城市管网标准建设,为今后乡镇局域网整体并网打好基础;单村管网则按照村庄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四好农村路”等统筹管线埋设。据测算,至2020年,新增改造主干管(水厂至村口)1.2万公里以上,新增改造村内管网2.9万公里以上,单村供水工程覆盖全省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5%以下。

  在用工程建设解决空间问题的基础上,浙江省又提出要坚持县级统管,在2019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

  同时,浙江将建立以县为单位的管护机构或明确水务公司,对县域内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统一专业化管护,全面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全面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开展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努力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在线监测监控,推进水厂、管网信息化管理。

  “我们把城区里的工作做完了,就会到村里做同样的事情。”宁波市象山县水务集团第三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蒋海鸿正在西周镇大竹园供水站进行水质检测,“象山县水利局委托我们县水务集团专业人员来给村里的供水站提供专业服务,确保城乡统一标准。”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全面建立健全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了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力量。

  围绕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提标这项重点任务,浙江省迅速打出了以延伸管网、加强水厂建设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牌,并以落实县级责任进行加码,坚持城乡同质标准,成为了履行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承诺的有力实践。

抓落实:严控质量,绘就乡村振兴大图景

  定目标,明重点,一场农村饮用水安全攻坚战在浙江大地全面铺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挂图作战,迅速行动:温州市、金华市、舟山市、丽水市先后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列入市政府2018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温州市、台州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通过规划引领,大投入、强力度开展“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安吉县、苍南县、浦江县、江山市、定海区、龙泉市等地建管并举,着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工作长效运行……

  在绍兴市诸暨东白湖镇里四村的山路上,施工队正在架设配水工程的水管。项目负责人斯怀慧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施工的这个工程总投资400余万元,事关周边2000多人喝水问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在全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同时,浙江严控工程质量,建立月度统计制度、检查制度、通报制度等,并实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努力提高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长效管护水平。

  不仅如此,对于高山、海岛等分散供水点,浙江省也有着明确的规划:近阶段采取购置储水罐、家用净水器等措施保障饮水安全,远期则是结合下山脱贫等水利扶贫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偏远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过去由于单村供水工程的大量存在,在浙江省的不少农村,总存在不同村水价不一样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不收水费。这些顽疾,也将在未来三年中得到全面消除。作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时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省提出,合理确定水价,全面收取水费。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推行分类水价、阶梯水价制度。同时,浙江还将严格实行农村饮用水一户一表计量收费,探索建立适合浙江省农村供水实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至2020年,新增改造一户一表131.5万个。

  饮水,可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而在浙江,饮水,正映照着千万农民的幸福感,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大图景。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已经成为浙江打响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的重要举措。砥砺前行的浙江人,正迈着坚定的步伐,绘就崭新的蓝图,全力推进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作,为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