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增长

27.02.2015  18:26

     

  2014年,在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4〕21号),稳步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体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好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规模继续扩大,龙头企业实力增强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为6404、6095和5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2%、5%和10.9%,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1%、9.6%和9.9%。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对产业拉动作用明显。2014年末,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3271家,比上年增加116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28家,比上年增加3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的企业111家,比上年增加9家。收入超十亿元的企业合计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为2575、2773和301亿元,分别增长17.5%、9.7%和16.8%,对全行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83.9%和74.2%。 

  二、生产稳步增长,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6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出外资企业10.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17.5%,增速分别高出大、中型企业15.1和11.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LED、LCD、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4%、27.5%、26%、2.7%和28.4%。从月度情况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年初的7.5%上升到8月份的10.7%后逐步回落,总体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图1 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成本费用有所下降 

  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好,利润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全年利润总额420亿元,增长10.9%,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5.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利润增长得益于通信系统设备、微电机和光电子器件业的拉动,该三个行业合计拉动全行业利润增长10.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额和亏损率双双下降。12月末,企业亏损额28亿元,下降18.9%;亏损率为6.2%,比上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略有降低。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期间费用分别为83.5元和10.7元,比上年分别下降0.5元和0.3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图2 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

 

     

  四、出口回升好转,内销贡献突出 

  自今年6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开始扭转下滑态势,逐步回升,全年出口交货值1888亿元,增长4.7%,增速比上年的-2.5%回升7.2个百分点。作为主要出口地区的宁波、杭州市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2.3%和8.5%,增速比上年分别回升9.6和2.8个百分点。内销形势较好,各月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内销产值4199亿元,增长7.5%,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4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出口交货值2.8个百分点。内销产值比重为69%,对全行业销售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3%,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五、税收贡献不断增加,职工平均薪酬较快增长 

  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在为自身创造利润的同时,为政府上缴的税收以及为务工人员支付的薪酬都有较快增长。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税金总额171亿元,增长11.1%;对规模以上工业税金增长的贡献率为13.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与利润和税金相比,职工平均薪酬增长更快。2014年,企业职工平均薪酬5.6万元,高出规模以上工业0.4万元;增长17.8%,增速分别高出利润和税金6.9和6.7个百分点。 

    六、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创新成效显著 

  201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继续加大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0.9%,增速高出主营业务收入5.9个百分点。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2.6%。在大力度的科技投入支持下,创新转化为成果成效显著。一是新品产出快速增长。新产品产值2991亿元,增长21.8%,增速高出产值14.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47.5%,创年内新高。二是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比增长10.1%,人均创利税增长12.6%。 

  总体来看,2014年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生产、效益、出口、创新等稳步提升,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影响,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库存处于偏高水平。 12月末,电子信息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增长12.3%,增速高出主营业务收入7.3个百分点,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的同时,产成品存货增速却上升5.6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2天,比上年增加1.2天。 二是企业资金状况较紧张。 一方面是账款回收困难,12月末,应收账款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提高5.5个百分点,高出主营业务收入7.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83.6天,比上年增加2.7天。另一方面是银行贷款难以满足资金需求。12月末,银行贷款余额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1.1%,比负债7.2%的增速低8.3个百分点。 

  为此,下阶段要进一步抓住我省建设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机遇,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率先发展集成电路、高端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为实现从制造大省向信息经济大省的跨越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