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下姜村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图为下姜村全貌
迎着冬日暖阳,记者站在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一处名为“宁静轩”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一波碧水穿村而过,水道两旁皆是幢幢白墙黛瓦的小楼,一座廊桥悠闲地横跨河面,连通两岸人家。
有人说下姜村形似游龙,有人说有“太极八卦”之相,更有人说像一只昂首欲飞的凤凰。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乡村,上世纪70年代当地却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烧木炭、土墙房、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
“下姜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1年的2154元增加到2015年的1.79万元,今年肯定能突破2万元。现在‘最美下姜’已名副其实,今后我们将继续带领群众‘逐梦’,让下姜成为‘绿富美’。”漫步乡间小道,淳安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下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盛剿描述着未来的下姜。
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在浙江工作的5年间,习近平曾4次来到下姜村走访党员和农户,和干部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在习近平的亲切关怀和亲身垂范下,下姜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小山村演变为现实。
接力帮扶,心系小山村变迁
在下姜村,有个“思源亭”,亭子里有块石碑。碑中的内容村委会主任姜祖见倒背如流:“下姜村党总支、村两委:来信收到,读来十分亲切。我在浙江工作期间,曾4次到下姜村调研,与村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请转达我对全村干部群众的问候,祝愿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全村人的信,全文虽只有寥寥几百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却朴实真挚。这封信刻在了石碑上,成为村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哪想到习书记很快就给我们回信了!”说起当时的情景,老支书姜银祥仍然兴奋异常。2011年,习近平已经到中央工作,姜银祥代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给他写了封信,表达了乡亲们对他的思念之情,还向他汇报了村子的新发展,期盼他有时间再到下姜村看看。“收到回信后,全村人像过年一样高兴,给亲戚打电话都要说说这件事。”姜银祥说。
下姜村由内窄尔、伊家、下姜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4亩,山林面积1万亩,共有8个村民小组225户759人。
在习近平离开浙江后,继任省委书记赵洪祝、夏宝龙也都把下姜村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多次来村里蹲点调研,指导“村两委”发展经济、改变村庄面貌,鼓舞全村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思源亭”、“连心桥”、“惠民路”……这一座座“村标”铭记着下姜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多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
来下姜村蹲点调研时,习近平同志还多次嘱咐当地领导,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又不能“深居宝山不识宝”,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和山区的后发优势,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淳安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下姜村是“美丽乡村” 精品村建设的示范村。据淳安县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宗强介绍,近年来,下姜村在当地国土资源、规划、农业等部门的帮助下先后编制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农业产业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三大规划和35个大小项目,全力助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下姜村还对全村大部分建筑进行了整治改造,使建筑立面格调、色彩等保持协调一致,形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2011年11月以来,全村拆除了影响村庄布局规划及环境质量的违规建筑、破旧危房,收回了2625平方米宅基地,为村庄内部发展腾出了空间,形成了条条村道通畅的格局。此外,启动了以“景观建筑、景观铺装、绿化种植、管网铺设”为重点的景观改造工程,完成了思源亭、廊桥及入村标志雕塑等景观小品建设,从而提升了山村旅游线路的吸引力。
为彻底解决农村污水横流的老问题,下姜村建设完成3个污水处理池,铺装了5000米长的排污管,基本实现了全村污水入管。在全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与使用的基础上,结合集体生猪圈养基地建设,完成了一座100立方米厌氧反应罐和40立方米双膜贮气柜的一体化厌氧反应罐建设,日可处理粪便污水6吨,日产沼气约35立方米。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小山村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积淀和未来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村主任姜祖见说,要将整个山村建成集文化、景观与游玩于一体的“大公园”。
景点变产业,调优发展结构
2006年5月,在与下姜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发展的带头人,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前人没做成的事。
思源亭边上有家“望溪农家乐”,主人是村民姜祖海。2011年,是他带头建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姜家的客厅里,挂着习近平总书记来他家调研时的照片。姜祖海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两个儿子在县城里买了房,平时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在打理。去年,农家乐收入5万多元。”
“我们以有机农特产品为依托,全力打造‘休闲下姜’、‘度假下姜’,现在村里已经建起了10多家民宿,有近300个床位。”据张盛剿介绍,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下姜村吸引了约3000位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欣赏这里的田园风光,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同时也追寻着习总书记当年留下的足迹。
“和以前仅种稻谷、油菜相比,土地流转后的效益提高了近10倍!”在草莓基地,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杨时洪告诉记者,村里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建成了葡萄园、草莓园、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村民每亩土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租金和分红,比原来自己种植收入高了很多。另外,村民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又可获一笔可观的收入。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我们正在进行五狼坞生态一条沟建设,希望在那里建成一个集登山、户外拓展、休闲旅游与一体的发展基地。借助独特的历史资源,还跟省、市党校合作,建成了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姜祖见遥指远方山坞畅谈未来。
夜幕降临,横跨溪涧的廊桥桥头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一群农家妇女和着音乐节拍开始跳起排舞。(转载自:中国国土资源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