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力打造全国海洋港口发展先行区。作为浙江首个亮相的“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如何描摹浙江海洋港口发展新愿景的?全国海洋港口发展先行区又将如何打造?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省海港委相关负责人。
统筹规划推动新发展
“这是第一次将海洋经济和港口建设发展统筹起来考虑的规划。”省海港委相关负责人说。
海洋经济和港口建设发展紧密关联、互为依托,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规划内容中,要兼顾港口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
省海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鉴于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期限到2020年,在编制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时,兼顾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把主要内容放在港口建设与发展上,并以此来推动海洋经济的提升发展。
统筹规划全省沿海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是这个规划的又一亮点。
省海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全省港口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港航交通、物流、信息“一张网”,港口岸线、航道、锚地资源开发保护“一张图”的总体要求,提出积极推进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港口和浙北环杭州湾港口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国际陆港及其他内河港口的“一体两翼多联”的全省港口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全省港口整体实力。对宁波舟山港现有19个港区,划分为重点发展港区、优化发展港区、特色发展港区等三类,合理推进建设与发展,同时推进大宗商品泊位区向北部集聚、集装箱泊位区向南部集聚。
创新机制增加新动力
海洋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沿海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我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十三五”期间要更好更快促进浙江海洋港口发展,创新驱动,争当全国海洋港口发展先行区是重中之重。
2015年8月,省委、省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海洋港口发展实际,整合统一全省沿海港口及有关资源和平台,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一级的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及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海洋港口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拉开了浙江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序幕。
“十三五”期间,体制机制创新将给浙江海洋港口建设发展增加新动力。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包括创新港口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全省沿海港口、内河(陆)港口协同发展机制;创新省级港口岸线资源统筹管控机制,适时设立港口岸线等岸线资源收储机构。
创新项目建设机制,包括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海洋港口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创新项目融资机制,拓展重大海洋港口项目的多种投融资方式。
创新投资运营机制,包括创新投资建设机制,积极发挥省海港集团省级海洋资源开发投融资主平台作用;创新运营服务机制,发挥宁波舟山港集团港口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运营优势,打造全球一流港口运营商和物流服务商。
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包括加强内联合作,加强省内沿海港口的整合与合作分工,优化与内河港、陆港的联动发展,加快与沿长江经济带内河港口的联盟建设;加强外扩合作,加强宁波舟山港与国际港口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城市的港口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投资。
创新口岸监管机制,包括推进口岸监管一体化,优化通关、通检手续办理流程,简化转关手续,扩大转检范围;推进口岸服务便利化,在工作机制上实现“关关”“检检”“关检”无缝对接。
同时,要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强港。宁波舟山港是全球重要海港,吞吐量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间,宁波舟山港将积极推进“智慧港”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贸易、航运服务功能,有效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由大港到强港的转变,切实发挥宁波舟山港对全省港口一体化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大宗商品中转和集装箱运输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港口对大宗商品交易、保税加工、自由贸易、海洋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带动优势,推进港口由传统运输平台向物流平台、信息平台、贸易平台、产业平台、金融平台拓展,加快建成全球一流枢纽港。
四个一流打造先行区
到2020年,浙江海洋港口主要目标为:
全球一流现代化枢纽港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10亿吨,全球第一大港地位更加稳固;集装箱航线达250条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以上,成为全球主要的集装箱干线港;港口集疏运更加合理高效,江海联运、海河联运、海铁联运加快发展;公用码头岸电普及率达60%以上,港口生产平均能耗进一步下降。
全球一流航运服务基地初步形成。全省海上运力达2200万载重吨;建成东亚地区重要的保税燃油供应和船用LNG加注基地;航运电商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船舶交易总额达到60亿元;航运保险总额达到60亿元;海上丝路集装箱指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依托正在建设的国家北斗监测中心,建立江海联运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完善江海联运信息与数据服务体系,实现江海联运船舶北斗应用安全、管理、服务一体化。
全球一流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初步建立。大宗商品储运能力不断增强,新增石油储备能力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创新完善国际结算、保税交割等机制,港口大宗货物交易额达5万亿元;加快建成铁矿石等货种亚太分销中心;跻身世界主要临港炼化基地,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基本建成;建成长江经济带主要粮油集散贸易加工基地。
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初步确立。省海港集团成为全省海洋港口投资运营主平台,实现全省沿海港口资源集约化利用、一体化运营,长江沿线产业布局和市场开发加快拓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港口项目投资开发和管理输出取得重要突破,跻身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
通过“四个一流”的打造,积极带动全省港口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到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51个(其中20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900万标箱、力争达到3000万标箱。全省现代化、一体化的海洋港口管理体制基本形成;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港口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