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突围垃圾困 算好生意经
中新网杭州6月14日电(谢盼盼)“现在苍蝇拍都卖不出去了,以前一个夏天能卖出上百只。”今年69岁的叶春花,是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的村民,在当地经营了一家小卖部,谈到垃圾分类带来苍蝇减少的现象,叶春花有着自己独特却最直观的感受。
由垃圾分类带来的绿色革命已在富春江畔轰轰烈烈地进行了4年。如今,在桐庐183个行政村中就建有资源化处置设施145个,该县11万户共32.3万农村人口参与垃圾分类,县城垃圾焚烧厂日减少无害化焚烧量约70吨,可年生产“世外桃源”牌农家土肥约2000吨,年产效益约200万元以上,实现了“垃圾减量”与“变废为宝”的双赢。
桐庐县环保局副局长方文剑说,在中国农村,像桐庐这样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应该说不多见,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商业模式念起垃圾生意经的,可以说更是罕见。
破:分类破垃圾围城之囧蓝黄桶倡观念转折
早上八点开始,骑着垃圾收集车,一家一家收垃圾——这样的习惯,今年69岁的方木林已坚持了2年。
“100多户人家,一家一家倒。”方木林是村里的垃圾收集员,也是记录员,倒垃圾时拿出本子,根据家家户户实际情况打上圈或勾或叉。“圈”代表没有垃圾,“勾”代表分类正确,“叉”则代表分类没有到位。如果哪户人家没有分类得当,方木林就敲敲门,告诉他们正确的分类方式。
如今穿梭在桐庐县的乡间村道上,在每家每户门口,找到蓝色和黄色两只垃圾桶却很容易,桶上标有数字号码,垃圾桶属于哪家,一目了然。
据国家统计局桐庐调查队的专题调查,该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户收集率及正确投放率由2012年7月的35%上升到2015年12月的80%以上。这就是桐庐垃圾分类的成效之一。
然而,多年前的桐庐农村远非当下之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老百姓用这样一句俚语形容那时候的农村环境。
除去环境的“糟心”外,垃圾焚烧的窘境也迫使桐庐“另谋他路”——每年10%的垃圾增长量,使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县城焚烧处理站将在5年后满负荷运转,新建处理设施则面临“邻避效应”的难题。
破解垃圾围城之“窘”,刻不容缓。在2008年,桐庐县以“清洁桐庐”行动为抓手,建立了“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2012年起,则全面启动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行政村全覆盖工作。
“垃圾分类必须从源头分类抓起。”桐庐县政府负责人说。“如何分”这道难题首先摆在了桐庐面前。经过考量,桐庐定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垃圾分类之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与不可堆肥(通俗称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类进行处置,可堆肥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就近作资源化处置;不可堆肥垃圾按原模式运到县城作无害化焚烧处置。
“在桐庐话中‘蓝’与‘烂’谐音,引导村民们把会‘烂’的垃圾扔到蓝色垃圾桶里。这种简单的分类,使村民们迅速掌握了垃圾分类技巧,也培养了分类兴趣。”方文剑说。
这些年下来,69岁的芦茨村村民叶春花早已养成习惯,将家里的垃圾分类好,各自扔进黄蓝桶中。“垃圾分类最显著的好处就是苍蝇蚊子少了。”叶春花说,过年孙子孙女回来,也会跟着奶奶一起进行垃圾分类。
分类后,怎么处理?如今,在桐庐处理分类后的垃圾方面,目前桐庐全县基本采用微生物快速发酵设备处置模式或太阳能普通堆肥模式,将农村垃圾变成了农家土肥。
这也大大缓解了县城焚烧处理设施的压力,此前10%的焚烧垃圾年增长量大大减少。垃圾有机肥的施用推广,有效控制化肥施用地表径流造成的水环境污染,据统计,桐庐县连续七年保持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立:农村“包围”城市建章立制保分类持续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桐庐,从垃圾围城的“窘境”,到垃圾分类的持续发力,短短4年,这背后的有效机制令人好奇。
垃圾分类做得好与坏,关键在于老百姓的意识提升如何。
“我们从学生、妇女、村干部等重点人群入手,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变为‘我要分’。”方文剑说,桐庐通过基层走亲、干部进农户、小手拉大手、分类进课堂等载体,编制源头分类指导手册,印发10万份宣传单,既讲“清洁乡村、美化环境、优化生活、资源再利用”的生态环保大道理,也讲垃圾在自然腐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小常识。
叶春花说,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很不理解、很不习惯,倒垃圾时就会一起倒下去,“后来村里一直做工作,并且时时开会,并将分得好的人给予奖励,我们这才有了动力。”
一时的垃圾分类成效并不算垃圾分类的成功,如何将垃圾分类的成效形成长期的持续效应?桐庐县委、县政府的做法是建章立制。
一是建立定岗定责制度。强化镇村责任主体意识,建立“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村级收集员、管理员、巡查员和统管员”网格化四级管理责任人体系。
二是建立可追溯和帮扶制度。分类之初,设置两只垃圾桶,对照桶上的编号,严格实施源头分类可追溯制度;分类中后期,视源头分类绩效,鼓励网格化收集模式,由村民自行投放网格内大垃圾桶,提高收集效率;
三是建立登记、积分、奖惩和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独特优势,以户为单元,每日检查登记源头分类情况,现场打分,定期张榜公示检查结果,张贴“红黑板”,让农户“红红脸、出出汗”,并制定“积分换物”、“积分换钱”、“村规民约”等奖惩制度。
四是建立督查考核和资金保障制度,针对源头分类情况,开展“每月巡查、每季暗访”,县财政落实每人每年10—15元保障资金,根据源头分类绩效情况对村进行差别补助。
当“四把利剑”齐下落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期持续的效应开始形成,垃圾分类的重心渐渐开始转向城市。
方文剑说,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时,“抓村不放城”,一并考虑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问题,新增5辆密封运输车辆,将试点社区划分若干网格,将城市社区每个网格的可资源化垃圾运输到临近行政村作资源化处置,实现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新路径。
谋:垃圾“变废为宝”成超市抢手货
一面是持续不断推进的垃圾分类工作,一面是厨余垃圾源源不断经由机器发酵后产生有机肥,把丢弃的生活垃圾变成肥料,投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如此创新的绿色产业链正是当下桐庐对垃圾的新探索。
“垃圾分类的‘买单’往往是政府,但政府不能一直处于‘买单’的角色。”方文剑算了一笔账,当下政府每年单用来维持垃圾分类的机器运转、垃圾分类收集人员的工资发放等需每年约500万的支出,相较于此前,所有垃圾是需要运到垃圾焚烧站中焚烧,现通过村收集后,垃圾焚烧的运输成本比之前每年降低了逾400万。
剩下的钱从哪里来?农家肥的商业化运作正是垃圾“变废为宝”后的生意经。
5月23日对于桐庐垃圾分类而言,是个特殊日子,这一天桐庐的“世外桃源”牌农家土肥来杭州吆喝,并被正式摆上了浙江省内110多家世纪联华、大润发超市的货架,每袋售价6.6元。
“世外桃源”的农家肥,来源于桐庐垃圾分类后的有机肥,是桐庐为探索引入企业管理方式,通过一条完整可循环的生态产业链让垃圾有再生价值,使“变废为宝”一词真正成为了现实。
方文剑说,通过对全县146个资源化利用站生产的垃圾有机肥统一收集,通过科学配比后,可年生产“世外桃源”牌垃圾有机肥约5000吨,年产效益约600万元以上,以垃圾有机肥产生的收益弥补垃圾分类处置长效运行资金投入。
如果说,桐庐垃圾分类的生意经仅止步于此,这样的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在农家肥售卖的基础上,桐庐还将绿色健康的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即在接下来桐庐将开展的试验田中,通过农家肥种出绿色有机蔬菜,将这样的蔬菜推广到千家万户,而这样的市场更是不可估量。
此外,资源化垃圾处理设备也很抢手。“当下每周有2到3支外地考察团到桐庐学习垃圾分类经验,很多人对这台垃圾处理设备相当感兴趣。”方文剑说,目前这台设备最远已卖到珠海,而且销售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干净整洁、好山好水,这样的农村谁能不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