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道:水下有“森林” 河流会呼吸
《浙江日报》2016年3月31日8版报道
浙江治水重构河道生态 水下有“森林” 河流会呼吸
浦江县白马镇龙溪村的人工湿地,是锦鲤生活的乐园。 许乾虎 摄
3月28日,安吉县递铺镇的胡先生回乡祭祖,发现递铺港又变了:两岸的驳坎和栏杆不见了,河水落差处建起了水埠头,站在埠头上,还能看见鱼儿成群结队在畅游。
随着我省“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垃圾河、黑臭河消失了。为防洪防汛,各地用浆石砌起坚固堤岸,既整洁美观,又保一方安全。然而,用浆石和水泥浇筑的堤岸,却让小鱼小虾无处藏身,河道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治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水生态。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如何重建水生态,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生态驳坎:鱼虾可栖息
递铺港从安吉递铺镇中心穿城而过,是当地人的母亲河。
上世纪90年代,递铺港两岸用浆砌块石筑起牢固的堤岸。递铺港干涸断流或洪水泛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没过多久,许多人开始感叹:递铺港不再像以前充满活力,它像一潭死水,没有水生植物,没有鱼虾……
安吉县水利局局长杨绍军说,河道浆砌堤坝后,沿河生物种类减少了70%以上,而水生物也只有原来的40%。
2015年,安吉县投入700万元,对递铺港从凤凰水库到下游两公里段进行生态改造,恢复自然生态体系。顺应河势,将河底的沙堆成斜坡,用生态网垫护坡,以防沙子流失;再覆盖泥土,铺上鹅卵石,种上树木花草。生态修复后的递铺港,有了高大的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等组成河坡立体的生态体系。
一年来,递铺港水质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鱼类稳定生长的要求,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野生鲶鱼、鲫鱼都多了起来,白鹭、野鸭等水鸟也来这里安家了。”住在河边的市民钟先生说。
水下森林:重建水生态
3月29日,记者来到杭州拱墅区后横港,只见这条昔日的黑臭河,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林,远处不时有鸟儿停在树梢鸣叫。
后横港的巨变,归功于水底那片浓密茂盛、四季常绿的“水下森林”。就像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净水器”,河道具备自净与修复能力,常年保持在Ⅳ类水质。
“水下森林”,是以生态控藻为主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这种采用投放食藻虫—曝气增氧—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鱼类,建立完整生态系统的“三步走”治水模式,使后横港拥有了足够的自净能力。
“沉水植物还可以吸附淤泥,让昔日严重污染的河床不板结,淤泥也不再增加。” 杭州拱墅区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副主任袁正国介绍。
在拱墅区共有城市河道61条,总长105公里,水域面积223万平方米。未来几年,拱墅区将在各条河道都种上“水下森林”来净化水质,同时打通内河,形成四条配水水流走向,让水“活”起来。
人工湿地:让水会呼吸
3月30日一早,浦江县浦南街道宋溪村火烧张自然村,村妇们结伴在村口的水塘里洗衣服。从“微型人工湿地”流进水塘的水清澈见底,时不时还能看到小鱼儿在水中嬉戏。
火烧张村常年居住着1000名左右的村民。十几年来,村民们的生活污水、村镇里的工业废水,都直排进田间、水塘,加上水塘里的水流动性差,污泥满塘,臭气熏天。
2013年,浦江县实施“百村湿地”建设项目,在村入口、主要道路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设施处,建起不同规模的生态湿地。火烧张村也于2014年投资30多万元,安装好日均能处理100吨污水的设备,结合污水管网收集处理村民家里的厕所水、厨房水、洗涤水。
“村里5亩大小的‘微型人工湿地’作用可大了,生活污水流经种有燕尾兰、荸荠和茭白等植物的洼地,经过水生植物的层层净化,最后流出湿地的水从劣Ⅴ类转化为近Ⅱ类水。”村民张信记说,这种人工湿地,很“土”但很生态,成本也小。
如今,分散四处的浦江农村湿地,织起保护全县治污最薄弱场所的生态网。截至去年底,浦江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建设人工湿地143处,完成建设面积1600余亩,涉及1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