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五谷杂粮,配角也精彩

02.12.2014  12:17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 “我们的春马铃薯品质很好,上门收购每公斤也能卖四五元,一亩可收1500多公斤,亩均产值能有6000元左右。”近日,兰溪市梅江镇西塘下村村民柳开进正忙着对采收后的马铃薯田地翻地整畦,准备再播一季春马铃薯。

  当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精致,马铃薯、玉米、荞麦、番薯等旱粮对于改善和调整饮食结构的作用正被更多人认识,旱粮也渐渐成为不少家庭餐桌上的新宠。

  田间地头,曾经是粮食生产“配角”的旱粮,这两年也越来越受到农户的欢迎和重视。据统计,今年全省旱粮面积预计达到667.3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多,比上年增加29.8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全部得益于旱粮。

  “发展优质旱粮,已成为我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省农业厅农技推广中心黄国洋说。

  新品种走上餐桌

  “在浙江这样的地方推广旱粮,品种很重要。”兰溪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吴美娟说,相比一般的马铃薯,兰溪的春马铃薯选用了早熟高产品种,播种早、收获上市早,而且吃起来鲜嫩爽口,深受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消费者的欢迎,价格也非常好,在省内外市场有了较高知名度。

  但是,以前农民种的土豆是没人要的。吴美娟介绍,因为口感差,兰溪的土豆一度只被当地农民作为猪饲料,可又不能不种,因为兰溪的土质非常适合种土豆。“所以我们全国跑,引进各地的土豆品种试验。最后才定下了‘东农303’、‘中薯3号’等品种。”吴美娟说。

  无独有偶,在我省甘薯传统特色加工产品“烤薯”的主产区——丽水遂昌县,15万亩农田有近半种植旱粮,而番薯的种植面积几乎是所有旱粮的一半,达到近4万亩,这其中,由省农科院研发培育的番薯品种“浙薯13”,在遂昌遍地开花。

  据了解,省农科院研发的“浙薯13”品种,从1999年起便开始在遂昌试验示范,因为淀粉含量高、水分少,在温差大的山区糖化速度快等特点,迅速取代“舟农白皮”等老品种,到2001、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主导的甘薯新品种。

  大洞源村52岁的村民俞娇茹,从她开始种田,家里的地里就没少过番薯。“早些年我们种的老品种,没什么产量,做成烤薯只是给家里小孩子当零食。”俞娇茹说,现在种的“浙薯13”,加工成烤薯后颜色金黄、软糯香甜,每年为村里创造超过150万元的产值。

  而在省农科院甘薯组专家季志仙看来,番薯的“文章”远不止这些。省农科院在龙游等地种植的菜用甘薯——番薯芽,经过两年多时间培育和推广,这种新品种番薯茎秆不用剥外皮,吃起来脆嫩、香甜,口感更好,现在早已被市场接受,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新模式扩产增收

  磐安县冷水镇潘潭村农民卢荣根创办的五谷神粮食专业合作社,3000亩土地都采用“浙贝母+甜玉米+晚稻”的种植模式。“鲜贝母亩产值2.7万元,甜玉米亩产值1400元,水稻亩产值1600元,三季相加超过3万元。”卢荣根说,更重要的是,通过水旱轮作,改善土壤,降低农作物病虫害,有利于第二年浙贝母的生长。

  这两年,我省积极探索粮经结合新模式,实现了粮经双丰收。黄国洋介绍,通过引导农民创新农作制度,鼓励水旱轮作、旱地间作套种、林下套种等新型农作制度,增加旱粮播种面积,提高旱粮生产效益。目前,我省已经探索出10多种旱粮高效栽培模式。

  旱粮效益的提升,为我省守住粮食生产红线分担了部分压力。在粮食安全日益被提及的今天,坚持口粮基本自给,我省粮食生产提出了三条“红线”——保持300亿斤生产能力、160亿斤生产总量和55亿斤储备,从2008年以来,我省粮食总产已连续6年低于160亿斤。

  要守住粮食总产“红线”任务越来越艰巨。黄国洋介绍,以前因种粮效益较低,我省的粮食总产连年下降,不过今年得益于旱粮效益的提升,旱粮播种面积增加,我省粮食生产形势较好,自2010年以来,再次拥有1900万亩。

  这也说明了在扩大旱粮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挖掘市场方面,“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从去年底开始,我省陆续出台加快发展旱粮生产措施,实施旱粮种植直补政策,在执行中央和省级大小麦生产扶持政策基础上,省财政对经认定的连片100亩以上旱粮生产基地种植者,按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25元的补贴;对在果园、桑园和幼疏林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100亩以上的种植者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

  给力的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海盐县年丰家庭农场主王钰去年冬天种植了300多亩小麦,“自从省政府出台小麦订单收购并实行订单奖励政策后,我特地季节性流转了300多亩冬闲田种小麦。”王钰说。

  据了解,通过旱粮高产优质基地建设,我省将初步形成浙中、浙南、浙西三个旱粮产业带。

  深加工拓宽市场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一直作为配角的营养丰富的粗粮,在餐桌上的地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研发加工出旱粮新产品,使其类型、口味更丰富,更符合市场需求?浙江农民凭借着历史形成的知名农产品和敏锐的市场头脑,对旱粮加工、上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延伸覆盖到了全产业链。

  遂昌县石练镇的遂昌金色食品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便专注于薯类加工。最初,他们从农户手中收购半成品做真空包装、杀菌,但每个农户的制作工艺都有着微妙差异,收购来的粗加工品水分、色泽、厚度不一,产品质量很难保持。

  于是,夫妇俩与省农科院的专家一起,研究起工厂化的烤薯加工工艺。如今,金色食品自主研发、定制的烤薯机械化加工流水线投入使用,不仅打出了“只要是‘浙薯13’品种,我们都收购”的霸气宣言,更引导农户种植番薯。

  浙江海通集团则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户打开旱粮出口市场。“我们在宁波、台州等地建立了10万亩旱粮订单生产基地,每年消化蚕豆、毛豆、玉米等旱粮12万吨,年出口量达6万吨,为3万多农民提供了旱粮的销售渠道。”企业负责人说。

  产品的深加工日渐增多。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包重400克的有机玉米面条售价20元左右,比用细粮制作的面条贵了三分之一;此外,用旱粮加工而成的饮料,如红豆汁、绿豆汁、紫薯汁等,因为可以方便地“以喝代吃”,也很受消费者青睐,浙江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八宝粥就是其中的代表。

  更全面的整合也屡见不鲜。如诸暨的“同山烧”高粱酒,带动了同山、牌头、安华等山区镇为中心的红高粱种植2.8万余亩,同时打造出了以红高粱为特色的“美丽园区”、高粱酒烧制休闲旅游示范景区,变身成为种植加工、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