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中医院院长首先要姓“中”

15.02.2015  14:30

浙江日报(2015年2月14日)

          本报讯 “中医院院长首先要姓‘中’”。在本周举行的全省中医院院长大会上,省卫计委主任杨敬针对中医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中医院的发展方向,引起全省中医院院长的深思。
          近年来,我省中医发展迅速,目前除常山、洞头外,所有县(市)均设立了公立中医医院,87%的县(市)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全省三级中医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在不少中医院,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中医药在解决疑难杂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治未病’更是中医的特色概念。”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说。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印象,病人如果腰腿痛去看西医,往往需要开刀,但在病人不愿开刀的情况下,西医常常束手无措,这时候,中医的夹板、针灸、推拿、拔火罐等治疗手段就大有作为。
          除了骨伤科,在妇科、病毒性流感以及肿瘤病人的康复治疗等方面,中医药均有独到之处。“肿瘤病人开刀后,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有效减轻病人的化疗反应。此外,采用中医药还能积极化解大处方、遏止过度医疗。去年,全省三级公立中医院中药饮片帖均费用只有33元。”徐伟伟介绍说。
          中医药有这么多优势,但为什么很多中医院的中医特色并不明显呢?
          据介绍,目前许多中医院不姓“中”有着生存方面的现实无奈。按照目前推行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9000多项收费项目中,中医收费项目只有300多项。中医一大特色是“治未病”,不少项目是预防和养生,而医保里几乎没有与此对应的项目,医院要生存,肯定会选择可以收费的项目去治疗病人。
          西医出身的省中医院院长吕宾近年来大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去年,省中医院的中药饮片销量达2.4亿元,占了全省中药饮片销售的十分之一。之所以占据这么大的份额,与省中医院加强中医特色治疗密不可分。据了解,近年来,省中医院在为病人治疗时往往采用多种手段共同配合,让中医突出自身所长,原汁原味地发挥了中医的优势。
          目前,全省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0个,而省中医院一家就有17个。该院实行“群医带群徒”模式,即国家名老中医多带中青年医生,同时年轻人又跟着不同的名老中医学艺,让这些名中医的绝活更多更广地薪继火传。
          徐伟伟认为:“事实上,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中医院,中医肯定要与西医结合,要借鉴吸收西医的长处,应该也必须采用X光、CT、B超等先进仪器,但在治疗上,一定要多考虑采用中医药,能用物理疗法就少用化学疗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必须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把发展中医药作为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在杨敬看来,中医医院首先要姓“中”,这决定了医院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这就必须处理好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在人员结构、制度建设、文化塑造等方面都要能中不西,体现中医药的核心文化。

电子病历实施首日 患者直呼“果然方便”
不过多数市民仍习惯带着证历本就医 老人不用手机如何杭州网
今年9月杭州将有一大拨新学校亮相
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娜 张宇璐 今年9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