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浙江教育要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新网杭州1月29日电(见习记者 李苑露)“今后5年,浙江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健全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29日在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表示,到2020年,浙江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十二五”期间,浙江所有县(市、区)全部向社会宣布公办中小学招生实现“零择校”,“三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符合条件的外省务工人员子女也在浙江全面实现流入地升学。
同时,浙江成为全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在教育改革上走在了全国前列。课程改革在浙江大中小学全面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和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也全面实行,国际交流与合作覆盖到各地和各级各类教育。
如今,浙江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27个县经认定基本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县标准,高等教育在全国省区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浙江教育已全面进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刘希平表示,今年是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全面进入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决胜期的第一年。“今年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筹划重点从补短板、扬长项、夯基础、强作风四个方面,努力做好浙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他说。
据了解,浙江将做好立德树人,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改革,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美育、劳动及实践教育,试点开展中小学艺术素养监测,并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并强力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
同时,浙江将大力深化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深入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校课堂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在高校全面建立创业学院。
刘希平表示,将有序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中考特长生招生,落实优质高中招生计划不低于50%分配到初中的要求。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此外,浙江还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师德师风规定,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推动高校建立校院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秉持先进教育理念,为深化改革、维护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思想认识基础。
会议中,还发布了2016年浙江省教育系统将重点实施10个方面的实事项目:新建成标准化学校251所,把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提高到93%以上;推动浙江省90%的公办中小学校食堂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B等级水平;新建成中小学塑胶跑道163条,配以加强全过程环保安全检测和管理,使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建有塑胶跑道比率达到90%以上;为中小学校配备20000套移动学习终端,新开发开放10000个微课资源,新开发开设100门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为农村中小学10000个教室改造照明环境;资助中小学校建成300个创新实验室;资助偏远地区建设100个标准化中学心理健康辅导站;资助山区和海岛县(市、区)引进外聘一批中小学外籍教师;资助200名高校教师赴境外访学,150名本科生赴境外高校修学;完成杭州祥符桥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建设并交付使用,开工建设下沙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