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浙江教改: 变“逼你学”为“抢着学”(在一线)
必修课“一统天下”,学生没有择课自由,兴趣被忽视……这一现象在浙江有了很大改观。近年来,浙江构建有“选择性”教育新机制,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确保了学生不读死书,带兴趣去学。
打破“千人一课”,避免“千人一面”
“我们的学生学得苦,个性被漠视,这样的成长是不行的。”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起构建“选择性”教育机制初衷时,这样认为。他回忆,几年前去芬兰考察的情况令他吃惊:一所中学有200多名学生,却有上百门课程供学生凭兴趣选择。“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是千人一课,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又太少,还没有选择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何谈素质教育?何谈综合发展?只有打破‘千人一课’,才能避免‘千人一面’。”刘希平感慨。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浙江省教育厅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酝酿深化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经过试点,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首先是调整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将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由原来的19.4%提高到33.3%,扩大学生选择的空间和时间。
高考压力还在,必修课减少后,学生成绩跟不上怎么办?为保成绩,“选课走班”取代“固定班级”的方法在试点学校推行开来。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就将必修课根据难度分成了ABC三个层级的班级,进行分班授课,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应难度的班级上课。
必修课分层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学生开始每人一张课表,流动着去听课。以往,老师讲课都以中层水平为主,高水平学生吃不饱,低水平学生吃不了。分层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授课效率普遍提高。
“选课走班”后,各种选修课开始推出:“茶艺”“微电影制作”“舌尖上的化学”……学生们兴味盎然,课程一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课程结构调整后,与其配套的新模式也同时推进:选课走班制、弹性学制、学分制、学校自主课程设置……新制度让学生把深埋在题海里的头抬起来,重新审视兴趣所在。
既要办好好事,又要减少震荡
浙江的深化课改一度引发诸多争议。家长有疑问:减必修课程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学校有担忧:教师不会开发选修课程怎么办?教师有抱怨:选课走班打乱教学秩序怎么办?……
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省教育部门深知责任重大,工作缜密细致,既要办好好事,又尽可能减少震荡。省教育厅首先选择30所学校启动“普通高中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试点”。之后又设立了25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再确定50所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还选择16所学校启动必修分层走班试点……
课改方案公布前,省教育厅又组织宣讲组分赴11个设区市进行全面方案宣讲和解读,就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先后邀请全国所有985高校和20余所211高校招生负责人来杭,向他们介绍改革方案……
如何让工作落到实处?省教育厅推出了倒逼机制:从2014年3月起,浙江老牌“省重点中学”的评选历史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评选,评选更重视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尤其是选修课的设置。评价机制有力倒逼着学校做出改变。
发达地市有能力开设选修课,薄弱地区的学校该怎么办?
省教育厅建立了“高中选修课平台”,先后六批次发布选修课网络课程1073门,供全省普通高中免费下载使用。如今,选修课程总访问量超过617万人次。
与课改相配套的其他措施,也随之推进:2017年浙江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相结合。除语数外3门是必考科目外,考生可根据兴趣在7门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同时,“一档多投”、三位一体招生,多元选拔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从此,浙江的学生不再一考定终身,而且有了选考的权力。
新模式带来新风貌 课改带来了哪些变化?
实践证明,选修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展、深化了必修课的内容。作为课改试点的天台中学对64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入学时的平均成绩排全年级第139位。在学校试点的改革中,除了分层走班,他们还选修了自己喜欢的汽车类选修课程。几个学期以来,学生成绩非但没有落下,最后,高考成绩排名平均上升到33位。
最近两次问卷调查,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课改成效:教师和学生对“减必修增选修”的思路表示“非常赞同和基本认同”的比例均超过90%。学生更是通过丰富的选修课程,了解了自身兴趣,发挥了特长,有的还因此确定了自己在大学的专业和以后的工作方向。
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邱锋很欣慰,因为她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千人一面、万生雷同”的情况。她说:在浙江,“两眼一睁,学到熄灯”等孤注一掷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抛弃。一个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的教育模式正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26日 18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5/26/nw.D110000renmrb_20160526_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