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多种形式高水平医联体 群众就诊满意率超90%
中新网杭州8月9日电 (记者 方堃)2013年,面对医疗资源“淤积”的格局,浙江启动了“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期冀依靠制度分流,将医疗“倒金字塔”逐渐翻转。如今在浙江,不论在海岛或是山村,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9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截至目前,浙江已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据统计,2016年浙江全省县域平均就诊率达84.99%,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浙江省在“双下沉、两提升”紧密合作办医(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关系基础上,着力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紧密型医联体。
该省122家县级医院与54家省、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成为城市医院的分院。当下,浙江县级医院的业务水平明显加强,危重症病人诊治及急救能力得到提高。微创手术从几乎未开展到全面开展,2016年达4.6万例。平均每家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建立专科、亚专科4个以上。
此外,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县级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浙江省建立“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镇为枢纽、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域医联体,累计建成县域医联体218个。
浙江全省每个地市选择1个县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医共体内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医保支付等,实现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服务同质、信息互通,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整合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除了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等举措外,浙江还大力促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提高可及性。
当前,基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10余个远程医疗协作体已在为浙江的城乡居民全面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如浙江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共设立5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下联50个远程医疗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已覆盖了舟山市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具备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临床会诊、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服务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海岛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和悬水小岛居民看病难、看病综合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当前,浙江已实现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浙江全省13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三级医院参与率100%;医联体对县级医院辐射“全覆盖”,该省122家县级医院均与省、市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的医联体合作;该省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通过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将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完) 【刘芬】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