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15.04.2016  16:38

     

   内容摘要: 本文从消费需求发展状况、内部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浙江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情况,并实证研究消费需求与浙江经济关联效应,强调消费需求尤其是网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利用投入产出资料研究消费需求对各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消费需求的最终依赖度,分析影响浙江消费需求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并针对扩大消费规模、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虽然这种需求在短期内可以带领经济走出低谷,但是这样的政策不能持久。从长期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投资的扩张最终还是要有消费需求的支撑,消费不活跃,市场投资也就难以回升,政府投资启动的经济也就难以转向市场拉动的正常轨道。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这将影响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加消费,扩大需求,启动市场对浙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消费需求发展状况 

  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始终是影响消费增长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构成了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所以,增加居民消费便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1.浙江居民的消费能力和规模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富民优先政策,在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断迈上新台阶。据全省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393元和19373元,比1997年分别增加3.22倍和2.54倍。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也明显增强,消费规模不断扩张。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27242元和14498元,比1997年分别增加2.40倍和2.83倍。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3.9%和48.5%,分别下降到2014年的28.3%和31.9%。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浙江居民的恩尔格系数逐步下降,消费模式由小康型转入最富裕型或富裕型阶段。家用汽车、计算机、空调、热水器、移动电话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成倍增长,2014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3.5 辆、计算机96台、空调177.4台、彩色电视机173.2台、移动电话223.5部、热水器88.9个。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9.2 辆、计算机37.9台、空调88.1台、电冰箱91.7台、彩色电视机156.8 台、移动电话201.9部。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0.9和61.5平方米。 

  2.浙江居民的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行为也呈现出新特点,享受型、服务性消费在城乡居民支出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从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看,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占比明显下降。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个性化或享受型的服务消费支出不断上升。居民住宅不仅注重面积、功能,更注重环境和文化氛围。2014年城乡居民交通和通讯人均支出分别4494元和2257元,比1997年分别增长10.7倍和17.2倍。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2643元和1355元,比1997年分别增长2.94倍和4.79倍。 

表1     1997-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

项目

1997

2000

2002

2005

2007

2010

2012

食品

43.91

39.20

39.87

33.78

34.72

34.26

35.05

衣着

10.34

8.12

8.54

10.31

9.98

10.09

9.79

居住

8.48

8.55

8.48

8.64

8.29

7.94

7.2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52

9.43

5.99

4.97

4.73

5.13

5.39

交通和通讯

6.22

8.87

10.32

17.11

17.55

19.25

19.19

娱乐、教育、文化

10.86

13.06

16.15

15.10

15.31

14.48

13.91

医疗保健

5.04

7.71

7.67

6.79

6.10

5.79

5.70

其它商品和服务

4.64

5.04

3.00

3.28

3.32

3.06

3.77

   

表2     1997-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

项目

1997

2000

2002

2005

2007

2010

2012

食品

48.50

43.53

40.81

38.56

36.43

35.48

37.66

衣着

6.13

5.10

5.61

5.94

6.19

6.32

7.06

居住

18.14

17.97

15.62

16.16

19.59

21.39

17.3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71

4.52

4.60

4.97

5.25

4.76

5.49

交通和通讯

4.37

8.53

9.72

11.35

11.81

12.72

14.27

娱乐、教育、文化

8.24

11.39

13.65

13.02

11.43

9.54

8.63

医疗保健

4.86

6.19

7.23

7.65

7.22

7.77

7.24

其它商品和服务

4.05

2.70

2.76

2.32

2.10

2.03

2.34

  

      3.浙江居民的网上消费异常火爆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形态,满足了人们简单化、便利化生活的需求。消费者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新的消费习惯,零售企业必须顺应这个新的潮流和趋势。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难以避免,对整个消费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新的需求。从发展趋势来看,以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出租车服务等的电子商务将成为整个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浙江居民尤其是年青的消费者已经适应了这种方便快捷移动或PC终端消费的习惯。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2014年浙江居民实现网上消费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占全国的网上消费11.4%,比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要高出4.8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电子商务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4年浙江的消费率48.2%,比1997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需求增长较弱,国内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断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消费无疑是“三驾马车”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力量,能够起到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要把这个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下功夫满足消费需求,增强消费能力。 

  二、浙江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 

  在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运行中,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与投资和出口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并称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并通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产业波及作用对经济各产业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生产诱发作用。研究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度消费需求对各部门的诱发程度以及各产业部门对消费需求的依赖路径,并与其他最终需求项目的相关拉动作用的对比,对于正确认识消费需求与浙江经济的关联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浙江生产总值为401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7年增长4.96倍,年均增长11.7%。201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达7.30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9万美元,已经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为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而消费需求的上升无疑也推动了浙江经济持续增长。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全省GDP为因变量(Y),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自变量(X),选取1997至2014年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到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十多年都是中高速增长,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GDP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取自然对数,对数据进行回归运算,得: 

  Y=0.92278+1.0033*X 

  相关系数为0.98554,说明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程度非常大,且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回归系数为1.0033,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区生产总值呈正倍数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长1个单位,会带动地区生产总值1.0033个单位的增长,这表明浙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显著。 

  表3  1997—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基本情况表

年份

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97

4686

1952

1998

5053

2121

1999

5444

2306

2000

6141

2554

2001

6898

2840

2002

8004

3166

2003

9705

3511

2004

11649

4056

2005

13418

4646

2006

15718

5358

2007

18754

6271

2008

21463

7533

2009

22998

8666

2010

27748

10387

2011

32363

12533

2012

34739

14200

2013

37757

15971

2014

40173

17835

 

   2.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析  

  需求贡献率是指需求增加值在GDP增加中的比重,需求拉动率是指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增长额,等于需求的贡献率与GDP增长率的乘积。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稳定。从1997年至2014年,消费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和拉动率除个别年份外均高于政府消费,从1997年的17.5%稳步上升至2014年的35.7%,而政府消费则从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同期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的贡献率波动十分大,极值差分别达到64%和77%,稳定性明显不如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近几年虽然占50%以上,但后劲逐渐趋弱,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则呈现大幅度的下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总体呈现扩大之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表4 浙江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

年份

贡 献 率(%)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拉 动 率(%)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

最终
消费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最终
消费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1997

33.3

17.5

15.8

45.6

21.2

11.1

3.7

1.9

1.8

5.1

2.3

1998

39.8

13.9

26.0

72.8

-12.6

10.2

4.1

1.4

2.6

7.4

-1.3

1999

44.2

13.6

30.6

12.8

42.9

10.0

4.4

1.4

3.1

1.3

4.3

2000

67.7

34.8

32.9

9.2

23.1

11.0

7.5

3.8

3.6

1.0

2.6

2001

58.2

42.1

16.2

29.0

12.7

10.6

6.2

4.5

1.7

3.1

1.4

2002

56.7

35.2

21.5

41.1

2.2

12.6

7.2

4.4

2.7

5.2

0.3

2003

51.5

38.1

13.4

58.4

-9.9

14.7

7.6

5.6

2.0

8.6

-1.5

2004

49.0

35.2

13.7

51.2

-0.2

14.5

7.1

5.1

2.0

7.4

0.0

2005

57.0

44.8

12.2

34.9

8.1

12.8

7.3

5.7

1.6

4.5

1.0

2006

53.5

43.6

9.9

41.1

5.4

13.9

7.4

6.1

1.4

5.7

0.8

2007

38.9

32.5

6.4

45.1

16.0

14.7

5.7

4.8

0.9

6.6

2.3

2008

49.8

37.2

12.6

20.1

30.1

10.1

5.0

3.7

1.3

2.0

3.0

2009

62.7

54.6

8.1

71.4

-34.0

8.9

5.6

4.9

0.7

6.4

-3.0

2010

51.1

40.2

10.9

46.1

2.8

11.9

6.1

4.8

1.3

5.5

0.3

2011

60.0

49.7

10.2

32.8

7.3

9.0

5.4

4.5

0.9

2.9

0.7

2012

43.4

28.9

14.5

53.3

3.4

8.0

3.5

2.3

1.2

4.2

0.3

2013

39.7

33.8

5.8

56.9

3.4

8.2

3.3

2.8

0.5

4.7

0.3

2014

45.4

35.7

9.7

54.0

0.6

7.6

3.5

2.7

0.7

4.1

0.0

      注:本表按可比价格计算 

   3. 三大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析  

  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指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多少百分点,其数值等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与消费需求不变价增长率之比,反映消费增长的拉动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资本形成需求和净流出需求对经济拉动作用也同样。 

表5  1997年—2014年浙江三大需求增长率及弹性系数

年份

三大需求增长率(%)

三大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

最终
消费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最终
消费

居民
消费

政府
消费

1997

8.5

5.5

20.7

11.4

19.3

0.436

0.351

0.085

0.442

0.122

1998

9.5

4.2

28.7

16.7

-9.8

0.426

0.333

0.092

0.444

0.131

1999

10.5

4.3

28.5

2.7

40.3

0.423

0.315

0.108

0.470

0.107

2000

17.6

12.8

28.9

2.3

18.7

0.425

0.299

0.126

0.439

0.136

2001

12.1

11.8

12.9

7.2

24.7

0.513

0.380

0.133

0.432

0.055

2002

13.8

11.6

20.0

12.4

4.5

0.520

0.384

0.136

0.418

0.062

2003

14.4

14.7

13.6

20.6

-25.3

0.525

0.380

0.145

0.418

0.057

2004

13.5

13.4

13.9

16.9

-0.7

0.524

0.381

0.143

0.440

0.037

2005

14.0

15.2

11.0

10.0

31.9

0.518

0.376

0.142

0.447

0.032

2006

15.7

17.5

10.8

11.8

16.3

0.474

0.346

0.128

0.481

0.046

2007

11.9

13.4

7.6

14.0

49.7

0.480

0.356

0.124

0.471

0.047

2008

10.7

10.6

10.9

4.3

49.2

0.468

0.352

0.116

0.469

0.062

2009

11.8

13.7

6.1

14.3

-36.2

0.472

0.355

0.117

0.446

0.084

2010

12.6

12.9

11.3

11.8

6.8

0.485

0.370

0.114

0.467

0.049

2011

11.7

12.6

8.6

6.3

8.9

0.460

0.353

0.107

0.467

0.073

2012

7.3

6.3

10.9

9.3

3.7

0.470

0.364

0.106

0.454

0.073

2013

6.9

7.7

4.4

10.1

4.0

0.471

0.361

0.110

0.464

0.071

2014

7.5

7.6

7.0

8.8

0.7

0.463

0.357

0.105

0.469

0.067

 

      注:本表按可比价格计算 

  从1997年到2014年,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平均为0.475个百分点,即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约增长0.475个百分点。而资本形成和净流出的增长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维持在0.452和0.073左右,资本形成和净流出每增加1%,GDP分别约增长0.452%和O.073%。消费需求增长率对经济的拉动力大部分年份比资本形成高,而净流出需求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最低。 

  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正在逐渐占主要作用,而净流出需求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也由高到低,再逐年恢复到“九五”期间的水平。另外,居民消费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远高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分别可拉动GDP增长约0.345个和0.11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是政府消费的近3倍,且政府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 

  4. 消费需求对全省总产出的影响分析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同样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2012年进出口总值3124亿美元,省际之流入流出额高达4.20万亿元,可以说是两头在外的经济大省。根据2012年浙江投入产出表测算,在全社会11.61万亿元中,由居民消费诱发的产出为2.21万亿元,占19.0%,其中:城镇居民消费诱发的产出额占15.0%,农村居民消费诱发的产出额占4.0%。从各产品部门看,居民消费诱发最大的五个部门为食品和烟草、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化学产品、金融、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分别为2053、1472、1722、1702、1318万元。从三次产业的产出额来看,第一产业1742亿元,占诱发产出总额的7.9%;第二产业12201亿元,占诱发产出总额的55.2%;第三产业8162亿元,占诱发产出总额的36.9%。这表明,浙江居民消费主要带动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增长。 

  三、浙江居民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 

  在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中,较为常用的是通过对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系数的计算,来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和需求感应程度。 

   1. 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这种影响表现为该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能力。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小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显然,当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由浙江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4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对其他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共有24个,表示这些产业的生产对其他产业所产生的影响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其中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建筑、化学产品等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较大,均超过了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3%以上。在这24个部门中22个部门属于第二产业,仅有卫生和社会工作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是第三产业,说明2012年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第二产业,其中通用设备比2007年上升了5位,表明该部门的影响力大大提高。由于前十个产品部门对整个经济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因此应对以上产业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拉动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部门不到平均数的一半,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房地产、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批发和零售。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感应度系数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显然,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 

  由浙江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42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可以看出,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有13个部门,其中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金融的感应度系数都在1.9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产品部门,其中金融业比2007年上升了11位,表明金融业在最近的五年内受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需求压力快速增大。13个部门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能源、金融、交通、贸易等部门。当经济快速增长时,这些部门首先受到较大的社会需求的压力,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浙江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小省,经济发展所需的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产品部门,以及粮油棉等农副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几乎靠省外调入和进口,对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制约作用。 

  基于各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按照赫希曼判别标准,将产业分为四类型,属于第Ⅰ类部门的有8个,均属于第二产业,这些部门对整个经济体系具有强辐射性和强制约性双重性质;属于第Ⅱ类部门的有16个,大多数为第二产业,只有2个为第三产业,这些部门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但制约作用较小;属于第Ⅲ类部门的有5个,包括第二产业中的能源,贸易、交通和金融等第三产业,它们的影响力系数较小而感应度系数较大,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材料”;属于第Ⅳ类部门有13个,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为弱辐射、弱制约的部门,这些部门所要求的相关投入和要求协作部门的投入均较小。但比较第三产业部门中影响力较高的部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部门影响力系数基本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持平。说明浙江第三产业各部门不断发展,总体结构也处于优化的过程当中。 

表6   赫希曼判别表

第I类(影响力系数>1,感应度系数>1)
敏感关联型

第II类(影响力系数>1,感应度系数<1)

影响关联型

纺织品、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电气机械和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食品和烟草、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其他制造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建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

第III类(影响力系数<1,感应度系数>1)

感应关联型

第VI类(影响力系数<1,感应度系数<1)

迟钝关联型

煤炭采选产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金融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 最终消费分析  

  最终消费是指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2012年居民消费占76.4%,比2007年高了2.7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对各产业最终消费需求中看,对第三产业最终消费需求占49.2%,第二产业占41.2%,第一产业为9.6%。 

表7   居民对各产业最终消费需求比例(%)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居民消费

第一产业

5.3

10.8

9.6

第二产业

58.5

46.7

49.2

第三产业

36.2

42.5

41.2

      (1)城乡居民消费对各产品部门的消费需求占前十个为:食品和烟草(13.0%)、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9.6%)、住宿和餐饮(9.1%)、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8.6%)、金融(5.7%)、批发和零售(5.1%)、交通运输设备(4.5%)、化学产品(4.4%)、教育(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8%)。其中第三产业占一半。居民对房地产的消费从2007年的9.8%降至2012年的1.4%,减少了8.4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的房地产业近些年来下降。 

  (2)农村居民消费对各产品部门的消费需求占前十个为:食品和烟草、住宿和餐饮、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金融、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批发和零售、教育、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卫生和社会工作、化学产品。其中住宿和餐饮由2007年的3.8%提高到2012年的6.1%,增加了2.3个百分点,类似地,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也增加了1.8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的农村居民外出旅游住宿、餐饮、服装购买的消费大大增强,是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总体上看,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3)城镇居民消费对各产品部门的消费需求占前十个为:食品和烟草、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住宿和餐饮、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金融、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设备、化学产品、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其中,2012年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比2007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浙江城镇居民对农产品,尤其是对绿色有机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很大。同样2012年住宿和餐饮、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分别比2007年提高2.7和2.6个百分点。同样也说明浙江城镇居民外出住宿、餐饮消费大大提高。  

   3.消费需求诱发系数分析  

  消费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反映单位消费需求所诱发的各部门的生产额,说明各产品部门的生产受消费需求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反映如消费每增加一单位的社会需求,各产品部门将诱发多少单位的生产额。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诱发系数分别为1.76和1.77,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1元,可以分别诱发总产出1.76元和1.77元。城乡居民消费诱发系数最大的产品部门为化学产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食品和烟草、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品、批发和零售、电气机械和器材、住宿和餐饮,基本上集中在工业,说明这些工业产品受城乡居民消费影响较大。 

  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诱发系数基本接近,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所给生产带来的影响基本一致。但某些产品部门差别较大,如食品和烟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诱发系数分别0.169和0.109,相差0.060,也就是说单位农村居民消费诱发食品和烟草的总产出额,比城镇居民的消费诱发的要大近一倍。而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等产品部门的城镇居民的消费诱发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诱发系数分别大0.037和0.032,说明农产品和服装等的产品受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比农村居民。 

   4. 最终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需求项目依赖度分析  

  产业的生产依赖度是指经济系统内各产业对各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生产依赖度系数,表示该产业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总额中某项最终需求对最终需求生产诱发额所占的比重,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最终需求各项的依赖程度。 

  为了清楚研究最终消费各项目对行业的作用,我们将2012年和2007年浙江省最终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项目依赖度划分的产业群列表加以分析。 

表8 各项最终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项目依赖度划分的产业群

类型

2012

2007

依赖农村居民消费型

燃气生产和供应

0.189

房地产业

0.175

食品和烟草

0.151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0.158

教育

0.09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140

卫生和社会工作

0.090

教育

0.129

水的生产和供应

0.081

农林牧渔业

0.09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0.07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083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

0.07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081

其他制造产品

0.07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074

住宿和餐饮

0.061

金融业

0.06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0.05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063

依赖城镇居民消费型

水的生产和供应

0.385

教育

0.355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

0.368

房地产业

0.334

食品和烟草

0.365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0.32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0.34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314

住宿和餐饮

0.343

农林牧渔业

0.293

教育

0.316

住宿和餐饮业

0.271

燃气生产和供应

0.300

金融业

0.24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0.24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225

文化、体育和娱乐

0.23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222

其他制造产品

0.23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190

依赖投资型

建筑

0.985

建筑业

0.946

房地产

0.707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0.593

非金属矿物制品

0.57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580

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

0.568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0.414

专用设备

0.475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76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0.344

废品废料

0.3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0.335

房地产业

0.301

废品废料

0.300

金属矿采选业

0.297

金属矿采选产品

0.275

金属制品业

0.287

煤炭采选产品

0.26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283

依赖出口消费型

纺织品

0.855

纺织业

0.871

交通运输设备

0.733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

0.764

化学产品

0.71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757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

0.7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743

木材加工品和家具

0.705

化学工业

0.718

电气机械和器材

0.70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710

仪器仪表

0.69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708

通用设备

0.676

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695

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

0.67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689

金属矿采选产品

0.648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675

    

  从2012年和2007年各产业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终消费的依赖度看,2007年列第2位和第1位的房地产业到2012年已退至第27位和第23位,这说明严重依赖房地产业的消费拉动经济模式的已逐步冷却。而由于自来水、天然气等生产和供应业的阶梯价格的实行及总体价格的上涨,使依赖城乡居民消费的位次迅速提升到前几位。另外,各行业依赖城镇居民消费的程度要大大超过依赖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2012年依赖城镇居民消费42个行业的平均值是农村的3.5倍,且2012年依赖城镇居民最终消费比2007年平均提高了2.6个百分点,而依赖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则下降了0.3个百分点,说明在消费方面带动的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城镇居民。 

  从2012年和2007年各行业对投资依赖度看,变化不大,居第一位的都是建筑业。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由2007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7位,但2012年依赖投资的最终需求,比2007年平均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从2012年和2007年浙江省依赖出口和国内省外流出的最终需求来看,变化也不大,居第一位的都是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和化学产品分别提升了5位和2位。2012年依赖出口和国内省外流出的最终需求,比2007年平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对最近十多年的浙江城乡居民消费和2012年投入产出的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是导致经济不能持续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当下投资和出口不能有效地拉动经济,只有释放消费潜力才能引领“三驾马车”。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保障体系,增强消费能力。 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增强消费能力的基础。提高收入水平是增加消费需求的直接手段。尤其是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些群体由于近些年来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应调整收入分配体制,拓宽渠道,建立和完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2. 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国货品质,引导健康消费。 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产品质量最为消费者关注。毒奶粉等事件使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据测算,近三年的平均消费品的进口比重达25.3%,并且还在扩大。其实浙江有许多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但人们还是相信国外的产品,即使是国货也认为在国外买的好。为此,建议优化消费环境,一是制定一系列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认证,只有通过这些高标准认证的产品,才能打“浙江制造”认证标志,并将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全国和世界;二是完善商家和消费者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商家与消费者都建立良好的诚信制度,进一步推进信用消费发展,使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大胆经营和信用消费;三是逐步降低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消费税率,取消房地产、教育、交通等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四是利用各种信息和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提升精神文化消费的档次。 

   3. 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如今我们已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时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消费向品质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由物质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升级。服务性消费是居民消费的新领域。目前,服务型消费的份额还很小,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要大力培育信息产业消费、健康产业消费、养老产业消费、文化产业消费、旅游产业消费等新的热点,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消费和供给良性互动、需求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共进的格局。 

   4. 完善城乡流通,建设美丽乡村。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不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不大,在赫希曼标准中属于迟钝关联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可以停滞和落后。要以绿色消费需求和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优化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坚持扶大扶优,整合城乡配送物流资源,适度放宽重点城乡配送物流企业的货运通行限制,让优质的农产品顺畅地销往城镇。 

   5. 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消费是最终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需通过创新消费政策,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扩大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职能的创新,加强宏观服务管理职能转变。全面规划服务业管理,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管理和现代经营的理念和素质,以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规划进行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恶性竞争;政府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制止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通过扶持政策的创新,加强财政对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支持,确保浙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核算处  金良家)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粮食安全执法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本网讯 开展《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