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企改革路线图出炉 国企将分三类发展
尝试国有资产证券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较于上海、广东等地,浙江的国企改革意见制订过程显得很低调。
记者昨天了解到,省委、省政府上个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浙江下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图。“路线图”内容包括浙江国企将分三类发展;国企管理层将打破任命制,适度实行职业经理人制等多个方面。
昨天,在“2014美丽浙江——全球商报联盟财经媒体连线浙江活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潘晓波就浙江国企改革思路做了部分介绍。
之后举行的“2014连线浙江国企民企对话会”,还透露了浙江国企改革两个重要数据: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占比达75%、国有资产产权化达75%。
亮点>>>
国企将分三类发展
“对国有企业推行分类改革和分类监管,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潘晓波昨天表示。
据了解,我省国企未来将分为公共服务类、功能类和竞争类三种,各类细化的改革方案将在随后出台。
不同类型的国企,改革办法将有所不同。比如,在股权结构上,鼓励公共服务和功能类企业积极引入混合所有制,对竞争类企业的国有股权比例不设下限;在产业布局上,各类型国企守土有责,省属国企进行重组整合及产业转型,实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考核方式上,不同类型领导层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所不同。
在各省的改革方案中,国企资本向社会开放的混合所有制备受关注,浙江同样不例外。不过,昨天潘晓波对此只是简单提及。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以国有资产证券化为抓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企业改制、推进上市等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省属国企产业发展战略合作项目也将不再神秘,会根据随后出台的发布机制,统一对外公开。
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国企资本要走市场化道路,对外融资,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融资对象的“尺度”还不小。今后,社会资本不仅可以进入国企的重大项目,还能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部分国企实行职业经理人制
国企高管的选拔机制一直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政企不分、国企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本次改革将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据了解,竞争类国企管理层的招聘将逐步向市场放开,竞争类二级以下国企还将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政府将下放一部分人事任命权,董事会可自行选人用人、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并分配薪酬。
不仅如此,今后浙江省属国企领导层都将实行任期制,不同类型国企领导人的任用方式不同。这意味着,国企领导层将有流动、有退出。
今后,国企高管头上将有三道紧箍咒:任期考核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另外,竞争类的省属国有独资企业要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同时完善监事会体制和监督机制。
未来,在国资监管体制上,将体现“管资本”为主的特点。今后,浙江将改组或建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资平台,三类平台公司将根据国资委的授权履行相应的特定职能。
改革意见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数据: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不低于30%。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高逸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