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 浙江制定12条人才政策

10.07.2017  09:22

  “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

  要用五年时间集聚50位国际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和10万名技术人才

  本报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打造生态圈,人才最重要。

  昨天下午的“人工智能人才发展论坛”,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姚志文专门带来了新鲜出炉的“浙江省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十二条政策”。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毛溪浩也求贤若渴,大力给余杭做“广告”,热切期盼各路人工智能人才到余杭区创业。

  设立10亿元人工智能人才产业发展母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和初创企业

  姚志文说:“现在的浙江,正处在厚积薄发的战略期,也是干事业的机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人才。

  为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我们专门制定了人才十二条政策,打算用五年的时间,集聚50位国际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500位科技创业人才、1000位高端研发人才、10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0万名技术人才。

  这十二条浙江省人才政策为——

  一、专项计划引进人才。每年评200名千人计划人才、20个创新团队。同时,开设便捷政策,方便人才引进。

  二、拓展渠道引进人才。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专项性引进行动,争取每年引进10个顶尖人才团队,聘请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专家,组建人工智能TOP30专家团,鼓励各地和高校企业,在人工智能人才密度比较高的海内外城市设立引才工作站。

  三、打造平台引进人才。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人工智能人才、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之江实验室建设,努力建设引进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一流实验室。

  四、健全体系培养人才。支持高校建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专业,扩大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模。

  五、促进对接支持人才。建立全球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数据库,为用人单位精准对接,靶向引进人工智能人才提供服务。

  六、撬动资本支持人才。设立10亿元人工智能人才产业发展母基金、5千万元人工智能天使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和初创企业。

  七、专业孵化支持人才。鼓励设立人工智能海外孵化器,择优支持10家左右,并授予海外孵化器牌子,支持省内企业收购或设立海外人才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机构,优先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八、优化服务支持人才。人工智能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就要有市和县人才办专人联系。集成人才产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档、一企一策,量身制定支持政策。

  九、降低门槛支持人才。推动政务、交通、商业、金融、教育、社保等方面数据的开放共享,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前景。

  十、财税政策支持人才。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优先申报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激励和分红技术服务,转让的税收优惠等政策。

  十一、促进应用人才的支持。大力推广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应用示范,建立人工智能的服务,政府的采购制,以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智能产品的创新应用。

  十二、营造氛围支持人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机器人峰会和全球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分别设立互联网人才论坛、人工智能发布论坛。在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班等党校主体班子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将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内容。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呼唤创新”

  毛溪浩说:“这些天,一些外来考察的代表团,都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余杭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性发展,最大动因在哪儿?余杭下一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撑在哪?”

  我的回答只有八个字:人才引领、创新驱动。

  最开始,余杭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只有两位数,去年已突破了400家。国千专家已有11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也从原来的十几人,达到了现在的2400多人。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何之而来,就是靠人才。

  马云说过,余杭是个特别适合创业创新的地方。我想,这个特别适合,至少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文化基因。余杭拥有五千年良渚文化,内涵就是独创、首创、原创和外拓。改革开放后,余杭从农业大区到工业大区,再到现在正逐步向全省榜样这样的目标迈进,靠的也是“创新”两个字。

  第二,区位优势。余杭东、中、西都包围着杭州主城区,随着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在原有的高速路和直通路等基础上,更为区位优势插上了翅膀。现在,余杭每一个镇街、每一个平台基本上和杭州主城区已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第三,平台优势。余杭不仅有未来科技城和临平创业村、良渚文化村,还有众多的省、市级特色小镇,和不少中型众创空间。

  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当今的余杭,正朝着创新余杭、文化余杭、美丽余杭、平安余杭和幸福余杭为内涵的、全省名副其实的榜样目标大步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呼唤创新。余杭热烈地期盼各路人才能来余杭创业。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陈道亮

我想学“人工智能” 该填什么专业?毕业后薪酬高不高?
  本报讯这个周末,“人工智能”四个字,杭州新闻
世界最强大脑聚在杭州 他们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昨天的“未来已来”全球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杭州网
我想学“人工智能” 该填什么专业?毕业后薪酬高不高?
    本报讯这个周末,“人工智能”四个字,杭州网
杭州制定“数字杭州”发展规划 医疗、旅游、警务都要和“人工智能”牵手
从能冲洗、烘干、消毒杀菌、除臭的松下“智能马桶盖”,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