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浙江体育砥砺奋进
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各地、各条战线都端出了精彩纷呈诚意满满的报告,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激励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锚定未来5年发展“小目标”的同时,也不应忘记上一个周期取得的成绩。近5年,是浙江体育砥砺奋进的5年,是浙江体育勇立潮头的五年,期间,有新气象,有新发展、更有新突破。
5年间,在浙江体育的土壤里,究竟结出了怎样的硕果,取得了哪些丰收呢?
群众体育呈现新气象
我省人均体育用地从2013年的1.48平方米上升到2015年的1.6平方米再爬升到2016年的1.85平方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背后是浙江群众体育工作的落到实处。仅2014年,全省投入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新增体育场地360万平方米,各级体育部门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分别达到100%和75%。到2016年,全省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12万余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6.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0.5%以上。在浙江,走到哪都能来一场说跑就跑的“马拉松”,群体赛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以马拉松赛为例,2015年浙江省共举办了71场跑步赛事(包括各种规模的越野赛以及马拉松赛),规模在千人以上的马拉松赛从去年的个位数暴增为20多场,浙江成为了全国的马拉松圣地之一。
当然,群众体育离不开顶层设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2016年,浙江体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履职不到位”作为必备指标纳入健康浙江建设考核,出台《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浙江省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指导意见》,在湖州、嘉兴、衢州市和三门、浦江、安吉县启动“四提升四覆盖”工程试点。
竞技体育迎来新突破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浙江选手夺取4金2银3铜,打破2项世界纪录和2项3次奥运会纪录。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浙江选手延续辉煌,取得了2金2银3铜,保持了我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我省届届有金牌的殊荣。
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上,共获得35枚奖牌,打破了2项亚洲纪录4项亚运会纪录。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浙江代表团共取得35枚金牌、94枚奖牌和总分1718.5分,列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榜第6位。
竞技人才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离不开后方坚实的训练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院校化改革,相继成立了省水上、射击射箭自行车、非奥项目三个运动管理中心,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管理体制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省队市办、社会办、“体教结合”、联合办赛等取得良好成效。
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申办世界级大赛,2014年,杭州市获得国际泳联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的承办权;2015年,杭州市成功申办2022年亚运会,浙江省在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体育产业迎来新发展
近年来,全省基本形成集体育健身、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体育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产出从2012年起逐年增长,2014 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1209 亿元,创造增加值355 亿元,占GDP 比重为0.88%。从2014 年开始,设立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的浙江省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
光有资金注入还不够,浙江体育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稳步提升。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愿意为体育消费,愿意为健身买单。在此基础上,浙江打造了5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12个休闲旅游示范基地、5个体育特色小镇、11条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形成了一批大型运动休闲综合体集群。
单脚行路走不远,除了硬件打造外,品牌赛事的培育与发展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首次实现央视直播,首次与“北马”“上马”“厦马”一起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金牌赛事”;2016年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成立,同年杭州马拉松暨30周年特别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7万多名跑者慕名而来;首届长三角休闲体验季自2014年开始便成为连接区域之间发展的纽带,至今已走过4个年头;2016年的首届十佳商业赛事评选、首届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了越来越多体育创业者交口称赞的盛会,激发着想在体育产业领域里一展拳脚的人勇往直前。
浙江的体育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无敌牌”赛艇、“高飞牌”蹦床成为里约奥运会指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