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书展首日销售近20万“码洋”
一个小朋友在妈妈陪伴下,开心地逛书展。时报记者 姜胜利 摄
钱塘江边的氤氲水汽将将蒸湿记者的镜片,倚着开阔江景的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并不像表面这么宁静。6点不到,100多位交警已经分散在城市阳台周边进行交通管制,这也使此次书展秩序井然。从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5点,首日的浙江书展销售达近20万码洋(折扣前的销售,即价值20万元),人流则达到3500人次。
此次书展的预热活动馆配书销售额达到1.06亿元,成绩斐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魏异君告诉记者,他们的馆配书就售了40万,而来进书的图书馆中以浙江省居多。
此次书展共有14家来自浙江的出版社,在这里设有展位,其中半数以上来自浙江出版集团。
浙江文艺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蒋莉为此次的销售准备了40多包,几千本书,她说今天在书展中卖得最好的是儿童阅读书籍和菜谱。“因为今天不是休息日,所以过来的有不少爷爷辈儿的,带着书单到来,为孙辈来挑书。一般是老师推荐学生读的儿童阅读类图书。老人家拿着书单来逛,目标性很明确,直接问这部书有没有,那本有没有,老人家自己则是买菜谱多一些。”
这次书展里的图书都是打八折,而10元的入场券还能抵10块钱的书价,对于正版书来说是巨大的折扣。这是这些读者来参加书展的原因,而出版社来参加书展则有不少是抱着打响招牌的期望。
“我们是文艺出版社,文艺类图书一般偏向成人阅读,还有就是一些儿童阅读和低幼阅读之间的,都是名著类别。我们参加书展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没有关注出版社的习惯,一般是有的他就买了,而不会管是哪个出版社。”蒋莉称。
蒋莉也向记者讲述了浙版图书的优势,“其实我们浙江的出版社在质量上来说是非常好的,同样一本翻译的书,比如高尔基的《童年》,外面有很多版本是从网上扒下来的,有些用翻译机器给翻译出来,而我们都是找大家来翻译的,我们有很多年版本长期积累下来。像傅东华版本的《飘》就是我们出版社的,之后出过很多版本像《乱世佳人》也是如此,如果文学爱好者仔细读过,对于翻译作品来说,谁来翻译还是很重要的。”
此次书展共有近千家出版社参展,无论是从台湾、北京远道而来的出版社,还是东道主浙江以及主宾市上海的出版社,都使出浑身解数在场地布置、书籍布置上下足功夫。
据悉,虽然平时书展下午5点就结束了,但周五周六的夜场将延长到晚上7点半。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余驸 文 姜胜利 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