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两会开启新征程 代表委员畅想“十三五”
中新网杭州1月28日电(记者 王逸飞 谢盼盼 施佳秀)28日,伴随着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落下帷幕,2016年浙江两会划上句点。带着浙江全省5500万人民的殷切期盼,浙江步入“十三五”的新征程。短短几天时间,浙江两会成为浙江好声音的聚合场、发散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带着人民的重托,积极畅想“十三五”。
“两山”实践换碧水蓝天长效机制成共同期盼
诗画江南,水墨浙江。如今浙江版图上,遍布的是一座座美丽村庄,屹立的是一座座秀美城市。“十二五”时期,浙江通过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转型升级倒逼环境整治,让天蓝地绿水净归来成为了现实。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写意浙江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点赞的话题。
“没能想到这么快,就能看到河流变得这么干净,浦阳江连续八年出境断面水质都是劣Ⅴ类状况,可现在已经基本达到Ⅲ类了。”浙江省人大代表、浦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林生坦言,以前的浦江找不到一条可以游泳的河流,而通过“五水共治”生态环境整治行动,现在浦江却随处可见“天然泳池”,这些身边变化让他感触颇深,也提高着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浙江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为了更好地进行环境治理,村里拆掉许多养殖场,而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发展起了乡村特色旅游,还将与上海一家旅游公司合作推出亲子游基地。在他看来,有了好的环境,村民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浙江省人大代表、中策橡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沈金荣表示:“浙江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取得了极大的成绩,我们也不断提升着环保意识。企业发展与环境必须要和谐,无论如何不能走先污染后发展的道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面对“十三五”,代表委员也对未来浙江生态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在他们看来,让保护生态的一系列举措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将成为关键。
浙江省人大代表熊建平表示:“‘五水共治’要在深处发力、持续用力上下工夫,抓好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等重点,健全河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三改一拆’要全面清理违拆,加强拆改利用,完善长效机制。”
“关键是持之以恒,要加强后续的管理,这需要资金保障,包括要出台一些奖励的办法。”浙江省人大代表、湖州市安吉县章村镇郎村村妇代会主任雷红琴说。
建设美丽浙江,制定实施“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围绕八大绿色发展目标,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11项行动,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内容被写入浙江“十三五”发展目标,对于浙江而言,也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希望每个人都能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浙江省人大代表、诸暨市店口镇万安科技公司员工欧俊的愿望,或许也是无数百姓最真切的期盼。
创新引领传统企业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经济走向同样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GDP42886亿元,增长8%。
浙江省长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浙江“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该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
对于目标的实现,代表委员建议,要用创新引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新形势下,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再造浙江发展新优势,激发浙江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动力。
尽管觉得实体经济的日子难过,但是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荣仍然坚定继续干实体经济,他认为没有实体经济,所有的一切都是零,“没有实体经济,资金投到哪里去?没有实体经济,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是个空城,是个空国。”
吴建荣认为,应该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品牌的事情任重而道远,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吴建荣希望政府能够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创新,“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特别是知识产权职能部门的打击力度要加大,违法成本要高,让侵权假冒伪劣产品没有生存之处。”
浙江省人大代表、嵊州市委书记孙哲君表示,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
他建议,要出台更加精准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一方面要去产能、去库存、淘汰僵尸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发挥好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还要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允许地方政府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对创新、创业的企业实施精准扶持。
同时,要为地方实体企业树立信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氛围,用金融创新去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浙江省政协常委、衢州市副市长马梅芝表示:“浙江要在‘十三五’取得发展新机遇,必须要在添加新动力上下狠功夫、苦功夫。”
“我认为还是要开辟新的产业,包括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型新产业等。浙江的短板在高科技企业。虽然省里很重视,高科技企业也在蓬勃发展,但跟北上广比起来还是不够。”浙江省政协委员、绿都房产集团董事长邵法平表示,资本实力是浙商的优势,要看准行业进入。
民生存成果砥砺前行谋划“十三五”福祉
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惠及民生。思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在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民生为题,畅想“十三五”。
在2015年年末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曾这样指出,医疗卫生、公共住房和社保就业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回首“十二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是他印象深刻的医疗改革,“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经过有资质的医院培训。”
蔡秀军还认为,当下医院的分级诊疗制度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医院的门诊量已得到了不同程度地下降,而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提高患者就医的效率,也缓解医患矛盾。
“中医药在中国发展当下正是时候。”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郑树森通过比较认为,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已有66家民营中医院,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40.4%,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仅仅是医疗,养老问题同样颇受关注,浙江是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早在1987年就提前全国13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浙江被称为进入典型的“未富先老”型社会阶段。
“十二五”浙江养老成绩斐然,数据显示,仅2015年,浙江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120个,完成任务数的122.4%,已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92万个;浙江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9万张,完成任务数的128.2%……
不仅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浙江民生多领域的改革还是得到破题和推进,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正如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确定了十个方面实事,为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加大治污水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惠民服务、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城市治堵力度、加快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方便群众看病购药、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民生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对于“十三五”期间的民生改善,代表委员有着更多建议。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虞晓芬告诉记者,对于民生获得感,她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公平化,“要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地区与城市的教师流通,让优秀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学校。”
蔡秀军在“十三五”的期待中表示,未来医院要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医改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调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浙江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卫红建言,根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走在前列的要求,建立失能年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未来应构建浙江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体系,为失能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提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