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拿出3000万元重奖好医生、好护士

17.01.2015  02:28
        昨天,浙大首届医德医风奖评选结果揭晓,“好医生奖”和“好护士奖”各有五位获奖人,他们均来自浙大的附属医院(含浙大校医院),每人15万元奖励。此类评选和奖励额度,还是头一次。
      这样的专业评选,给现今的医学人才培养带来了什么启发?
      人物       
      儿子叫他“老男人
      “我也不知道谁会获奖。”浙大副校长罗建红边打趣边拆开信封,念出了一连串获奖者的名字。
      范顺武,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是五名“好医生”之一。他今年53岁,两鬓些许斑白,儿子心疼地叫他“老男人”。手捧着学生献的鲜花,他脸上笑着又很谦逊地说:“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领奖的也许是我一个人,但付出的是大家的努力。
      在骨科界,范顺武有很多“壮举”:面对日益增多的腰痛病人,他在医院率先实行专家门诊不限号,并成立省内首个下腰痛诊治中心,联合康复科、精神卫生科、疼痛科,设立腰痛联合门诊。他还创办了国内首个腰痛学校,走进公益大讲堂,告诉人们“地上爬、水里游”能有效预防腰腿痛。
      “让病人的痛苦少一点,再少一点。”浙大附属儿童医院ICU护士长楼晓芳获得了“好护士奖”。假如你家有小孩,带孩子挂盐水时,可能对留置针不陌生。1999年,听说北京刚刚引进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时,楼晓芳特别兴奋,抓住机会去北京学习,回来后经过摸索,终于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多家医院应用。
      标准 
        好医生好护士要有“”和“
      此次参选范围覆盖浙大医学院附属七家医院和浙大校医院,浙江省最好的医院基本都在内。算起来,所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总数有1.5万人,这10人如何脱颖而出?
      浙大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说,这20名候选人是各医院推荐的,都非常优秀,只是限于奖项名额,只能各自选出五名。他们身上有共通点:“职业素养高,对病人关爱、有同情心,医疗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很强的奉献和传承精神。
      好医生奖获得者、浙大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认为,在众多职业中,唯有教师和医生这两种职业对道德提出了很高要求,就是大家说的师德和医德。而对医生来说,“心术”很重要,即爱心和技术,“品德是医生的尊严,唯有德才兼备才是医者风范。
      思考 
        好医生好护士要怎么培养?
      “此次评选,一方面向社会展示好医生好护士。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在医疗领域竖立标兵和领头羊。”浙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国忠介绍,这些获奖者都是浙大医学院老师,给学生上过课。
      “医学生培养,有一点非常重要——要靠老师言传身教。”陈国忠说,有些医学专业,小班上课就七八个人,是跟着导师“床边”教学。
      现在的医学生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强。但也会遇到大的难题,比如临床教学时,有些病人不配合,会直接拒绝说:“叫你们主任医生过来,再给我检查。”此时,老师只能跟病人解释,让医学生有机会参与临床,即便只是简单地给病人摸一摸、摁一摁。毕竟,医生的技术水平是靠实战累积的,没有病人,根本做不好医生。
    而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浙大医学院尝试开设“名师名医大讲堂”,邀请著名专家、院士给医学生做讲座,讲述他们的从医职业生涯,无形中把医德及精神传递给学生。同时,学院还有沙龙活动,邀请年轻医生回校讲述当医生的酸甜苦辣。
      “从细微入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陈国忠说,医学生在上第一堂解剖课时,都要向标本鞠躬致敬,这也是让医学生明白对生命要尊重。
      相关链接
      重奖特别突出的医生护士
      浙大以社会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留本基金,首次设立“浙江大学医德医风奖励基金”,每年组织评选好医生、好护士,重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好护士。今后学校还有望设立“好医生好护士”特别奖,重奖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有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奖金高达每人50万元。
      同时,浙大计划开设“医学公众讲堂”,此次“好医生好护士”入选人和提名人共计20人将成为首批报告人。浙大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任少波说,“讲堂”第一讲2015年3月开始,每月都有主题,比如3月份是张建民的《神经外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5月份是陈志敏的《儿童哮喘能治愈吗?》,12月是王正平的《关注胎儿健康》。届时,学校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