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二院获“浙江省模范集体”称号
尽百分百努力创造“群体重度烧伤患者零死亡”奇迹
今年夏天,震惊全国的“7·5公交车纵火事件”发生后,19名烧伤患者被紧急送到浙医二院。这些伤员们的病情非常危重,1人为95%深度烧伤,1人为92%深度烧伤,超过烧伤面积60%的7人,有16人行气管切开术。
国际公认,身体烧伤面积在60%以上的患者抢救成功率只有约50%,达90%以上救活率仅5%左右,甚至更低。但浙医二院抱着“只要有1%的希望,就一定尽100%的努力”的信念,竭尽全力抢救。
经过全院医务人员不分昼夜的奋战,好消息频频传出。7月31日,首批4位伤员顺利出院,迄今为止已有13位患者康复出院,创造了“群体重度烧伤患者超五个月零死亡”的奇迹。
昨日,创造伟大奇迹的浙医二院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浙医二院赢得与死神的竞赛
得知获奖消息的前一晚,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兴奋得睡不着觉。
“这是最棒的新年礼物,是对浙医二院全体职工最大的肯定,比任何一次个人获奖都要激动、都要自豪。”王建安院长激动地说,“能够成功救治重症烧伤患者,我感到自豪,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有爱心、有凝聚力的优秀集体,我更感到自豪。”
救治重症烧伤患者是与死神的竞赛,必须挺过三道难关:早期的休克关,后续的感染关,以及植皮及功能康复在内的修复关。因此,整个救治过程可谓险象环生、关卡重重、命悬一线。
救治期间,王建安院长参加过七八十场大讨论、上百场小讨论。他也曾经担心过,浙二医院能不能给党和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院超过4000名职工直接或间接参与救治,25个专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医护团队不分昼夜地奋战。整个救治过程,是一个医院整体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团队领导力与凝聚力的体现。”王建安院长表示,“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创造了‘群体重症烧伤患者超五个月零死亡’的奇迹。”
“333”吹响救援生命集结号
回想“7·5公交车纵火事件”发生当天,当代表着院内紧急救援的生命集结号“333”响起时,一场无声的生命保卫战,就已在浙医二院打响!
只要没有在为病人做治疗的医务人员,马上从四面八方奔向急诊抢救室;医院紧急成立多学科的应急抢救小组;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医生和护士自发地从家中赶往医院增援,其中还包括退休多年的80岁老专家。
15分钟内完成8例气管切开术,累计完成手术近百次,肺泡灌洗100余次,严防死守控制感染,没有出现一例感染事故。浙医二院举全院之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物资保障,投入医疗、器械等费用近千万;在有限的院区空间内,腾空烧伤病房,集中救治重伤患者。
为了能够实时关注伤者病情,确保对每位病人负责,浙医二院还整合学科优势,对每位烧伤患者执行“一对一”“人盯人”的综合治疗模式,做到“一人一团队”,进行24小时的精细化照护。
正是因为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置,救治过程才得以平稳度过。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郑琪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