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京新创京剧《大面》杭城首演

30.09.2017  10:34

  9月27日晚,浙江京剧团创演的“悲情京剧三部曲”第三部——《大面》,在杭州剧院上演,接受国家艺术基金评审组的验收。浙京前两部“悲情京剧”是根据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改编的京剧《王者俄狄》和讲述残唐时期传奇人物“十三太保”李存孝悲剧人生的《飞虎将军》,此次创演的京剧《大面》,是第三部压轴之作,获得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的重点资助,也是今年省文化厅年度资助的重点创作项目。

  “大面”,即为古时乐坊的面具,是后世戏曲脸谱的雏形,是能够代表中国戏曲文化精髓的符号和原型。根据北齐名将“兰陵王”传奇故事改编的歌舞戏《大面》(又称《代面》),为我国具有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之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大面”艺术的创造与流传,对后世戏曲发展意义深远。

  浙京此次创排的京剧《大面》是对戏剧的精神和源头进行了一次追溯和再发现,主要讲述了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在生父被杀、生母被夺的环境下忍辱负重、浴火重生的传奇故事。由罗怀臻担任编剧,翁国生导演并领衔主演,毛懋、毛毅、罗戎征、王文俊等浙京优秀中青年演员联合主演。舞美设计韩生、灯光设计胡耀辉、音乐作曲王啸冰、唱腔设计邱小波、李一玲、服装造型设计王笠君、舞蹈设计王永林、化妆造型设计王玲英等资深主创人员一起参与创作,可以说是一次“学院派”主创群体与基层国粹院团强强联手、紧密合作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索。

  京剧《大面》充满着中国式戏剧元素的创作,将假定性与真实性灵活地穿插交融,写实与写意交织采用,具有原始戏剧文学的粗粝、质朴和神话色彩,且都缝合进全剧“小嬉闹、大悲怆”的艺术基调中。整部戏的舞台基调以深色调为主,主舞台前后左右共悬挂六道黑色的宫门状舞美立体景片,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地移动变换出不同的舞美景观,在整个戏的演绎过程中追求写意、空灵、流畅且环环紧扣,为演员的写意性表演提供了很好的展现空间。

  这部戏的“唱做念舞”非常繁重,特别是“兰陵王”这一角色,表现在这一人物身上的诸多心理和形态的反差变化,都源于那张神奇的“大面”,这张神奇“大面”的戴上和脱落,铸就了“兰陵王”极具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生,从而演绎了跌宕起伏的一幕幕人生悲情大戏。戏中的“兰陵王”亦文亦武,易男易女,主演翁国生要根据其不同的人生悲剧境遇,运用京剧的旦角、文生、武生和花脸的不同行当之表演手法来综合性塑造。戏中几大段发自“兰陵王”内心的人物心理独白,激情的京剧“反二黄”、“反西皮”板腔体演唱和载歌载舞、边打边唱的昆腔曲牌演唱,都是这部新创京剧和“兰陵王”这个人物与以往剧目有所不同的独特展现,尤其是其中的武戏,充分运用了京剧武打的“腾翻、把子、出手、集体身段组合”等精彩手段和毯子功技巧来一一鲜明的呈现,连京剧古老程式中的“走边”“趟马”也被导演巧妙的化用到了“兰陵王”出征大战的重要戏段中。翁国生坦言,这是他近年来最难导和最难演的一部戏!创作过程充满了痛苦,也充满了全新的挑战。

  京剧《大面》是一部充满现实立意和人生哲理的传奇新编京剧,不仅剧作的人文主题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诸多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和思考,同时将来在面向国际、面向世界的艺术展示层面上,也将是浙京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 的一个很好的文艺作品。把古代的感人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中国的神奇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让更多的观众通过观看这部戏的激情演绎,来感受人间“真善美”的深刻含义,这应该也是《大面》全体主创人员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最好的诠释。


京剧《大面》首演,翁国生反串花旦舞水袖
苏沧桑昨天携散文精选集作客钱报读书会 张抗抗还特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