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泥石流倾泻而下!三道防线救了一村人
7月3日,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泥川村马笑地自然村里,一辆冲水车还在道路上,几个工人冲刷着厚厚的淤泥。村支书郑校林穿着套鞋,带着我们往山上走,他说起话来,喉咙沙哑。
“就是那一晚喊哑的。”回忆起7月1日零时的那场泥石流,郑校林依然心有余悸。幸亏,那一晚,村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人背肩抗,在这场方量约1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中,转移出了86名村民。
惊心动魄。但除了幸运,还靠地质灾害“除险安居”建立起来的三道防线。
“不好了,山上‘出蛟’了!”那天,一接起马笑地村值班村民的电话,郑校林知道坏了。“出蛟”,当地土话,指泥石流,先辈以凶猛神兽来形容它,足见其可怕。前一天下午5点多,天空下起雨,这对临安不少山区村落的地质灾害巡查员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一旦下雨,村里都有会有人值班,随时观察雨情地况,泥川村也不例外。
11点40分,雨越来越大,密集的雨点砸向山村。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这一天17时至次日凌晨降雨达89毫米。“这只是平均数,局部的降雨量可能远远不止,最难防的就是这种短时集中强降雨。”临安区国土局地矿科副科长汪军辉说。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郑校林跳上汽车,一脚油门,几分钟冲到马笑地,开车已如行船。“那时,水已经没到我的大腿,我就爬到一把梯子上,不停地喊‘快一点,房子倒掉、东西冲掉都不要紧,人身安全最重要’,后来喉咙就这样了。”
马笑地村依山而建,两条道路顺着山的沟谷,状如“人”字,合围小村。“人”字头顶,就是泥石流的源头。
我们来到最高的一户居民杨土华家,他与泥石流第一个遭遇。“我听到像飞机一样的声音。”他感觉不对头,和妻子跑到屋外,腿都软了。山南的沟谷上,泥石流的前锋已如“钱塘江潮水”般奔腾至眼前。他一把抱起妻子,沿另一条路狂奔,泥石流破门而入。站在他家1米多高的淤泥里,杨土华告诉我,“想想都怕,这里不能再住了。
再往上,有4块依山垦造的田地。如今良田已冲毁殆尽,堆满了沙袋大的石块,最大的有几十吨。“ 亏了这4层石坎,成为了泥石流的‘缓冲池’。”郑校林告诉记者,这成了保住全村的“第一道保险” ,“这些石头要是也冲下来,很多房子得倒,人在其中就像跌入绞肉机”。
“第二道保险”,是在“人”字的一撇上 。2000年,这里也发生过一起泥石流,为了治理,就在东侧沟谷旁建起了一道几十米长的“拦挡坝”。于是,一股泥石流在这里被拦了下来,为村民留下了唯一的“逃生通道”。
最后、最有力的“第三道保险”,是村民们的自救意识。 从第一时间预警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到性命最重要的理念,都是在一次次宣讲里逐渐培养起来的。最近一次,是今年5-6月,我省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开展以“观一部片,看一本书、贴一套画,讲一堂课,发一张卡”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将防治深入人心。
2017年,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全省3000个隐患点列入行动计划。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截至2018年6月,我省已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874处,完成综合治理项目2672个;减少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10.7万人,其中搬迁避让7.5万人,工程治理保护3.2万人。
“然而,地质灾害大都具有隐蔽性强和动态变化的特点,除已知隐患点外,很多地质灾害难以检测预防,常常防不胜防。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2017年,全省实现了地质灾害“零死亡”。当前我省已入汛期,夏秋两季又是台风多发季节,地质灾害防治,我们依然要警钟长鸣。”在现场勘查的省除险安居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