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说,那就来做一次测谎鉴定吧
18.03.2015 10:21
本文来源: 法院
不久,老王过世,作为继承人的妻子、女儿手持借条,来到杭州下城法院起诉,要求陆某还款。然而,陆某的解释是,借条的确是她写的,但钱并没有借到手过。
到底陆某有没有说谎呢?下城法院启动测谎程序,对陆某关于这笔借款的陈述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陆某的陈述可信度高。近日,法院驳回了两原告的诉请。
对于这张“借条”,陆某回忆说,当年,有朋友想转让出租车营运证,价格是15万元,于是,她就找舅舅老王帮忙。“那个时候,舅舅也刚下海办企业,资金比较紧张,他说拿不出15万元,但可以想办法找人借一点,看能不能拼凑个10万元。”陆某说,为了让舅舅向其他人借钱有个名头,她就写了一张借条。
“过了大约10天,舅舅通知我说钱没凑到,所以,那个营运证就转让给别人了。”陆某说,她事后曾让舅舅把借条撕掉,“舅舅也答应会处理掉的”。陆某认为,可能是舅舅后来忘记了这事,借条夹在哪里没有撕掉。
听了陆某的解释,两名原告也承认,老王生前的确没有向她们谈及过这笔“借款”,而且,这20年里,老王也没有向陆某催过债。
为了自证清白,陆某还申请了多名证人出庭,法官也在庭后多次走访银行,但毕竟“借款”发生在20年前,很多证据都无法核实,案件的调查一度陷入困境。
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法官决定通过测谎鉴定来帮助厘清案件的事实。陆某也愿意接受测谎并提交了申请。
2014年12月,承办法官联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心理测试室,对陆某进行了测谎,测谎内容为陆某是否收到涉案的12万元。
测谎结果显示,受测试人陆某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未出现说谎的生理反应”,她对关涉案借贷纠纷陈述的可信度较高。这次测谎,也同时打消了老王妻女的疑虑。
法院综合案件全部因素、证人证言,并结合这次测谎结果,认为仅凭两原告提供的涉案借条,尚不足以认定涉案借贷关系实际发生。据此,法院驳回两原告的诉讼请求。对于这个判决结果,原、被告都表示认可,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案件的承办法官表示,虽然测谎结果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这种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测试结果,在案件事实不清、真伪不明,且难以查证的情况下,对于法官形成心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能够加强和巩固法官在证据复杂或者证据不足情况下的逻辑判断。
据了解,近年来,在我省杭州、温州、绍兴等多地多家法院,都将测谎技术运用于审判实践,利用测谎结论作为辅助证据解决了诸多难题,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都涉及民间借贷。
本文来源: 法院
18.03.2015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