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迎来新一波发展契机

29.07.2015  10:45
  ■解读我省高校20个最热门专业之11
  法学:迎来新一波发展契机
  本期嘉宾: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律师学院执行院长  李永红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学系主任  邓佑文
  □通讯员  孙江丽  王小民  本报记者  纪驭亚/文
  在“法治”观念的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国家法律法规自不必说,连社区里、村里闹点纠纷,不少人也会想到要用法律武器。正因如此,法学专业也被更多的寻常人家所熟悉。
  法学专业只需要枯燥的背诵法律条文?没有过司考的法学专业学生是否就没有前途了?尽管已经熟悉这个专业名称,但真要细致说起来,恐怕还是有不少问题让想选择法学专业的你,陷在困惑里。
法学
并不是枯燥地背诵法律条文
  如今,全国已有七八百个高校开设有法学专业。一提到法学专业,很多人的条件反射就是:司考(记者注:国家司法考试)。而司考仅有10%左右的低通过率,也让本身对法学有初步兴趣的考生,有些发憷。
  也有一些考生或许会顾虑,入学后,是不是只需要无止尽的背诵各种密密麻麻、枯燥的法律条文?
  而实际上,这两种反应都是对法学专业的误解。“法学专业首先是一种通识教育。能通过司考固然很好,但不是只有通过司考,才能证明你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是有用的。”李永红说,除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几个职业是必须有法律执业证书外,其他各行各业,例如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也需要懂法律的员工,且并不是每个职位都需要法律执业证书。
  第二个问题在李永红看来,更是对法学专业的大误会。“如果只需要背条文就可以,那大家都在家背书即可,法学专业还有开设的必要吗?”李永红说,学习法学,固然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但死记硬背只能掌握空洞的概念,学习法学专业更重要的是对法律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法律伦理、法律思维的培养。
  “对于还不到20岁,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法规,会面临不少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如何把法学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案例中,或通过社会现象来理解法学理论,是很多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时面临的难点。”邓佑文说,对法学感兴趣,具备思维严谨、个性开朗、善于沟通交际等特质的学生,则会在法学专业学习中,表现更好。
法学专业正从低潮回升,面临更好的发展契机
  1996年,浙师大开设法学专业;2000年,浙工大也有了法学专业。在邓佑文记忆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是法学学科粗放型发展的高潮期。”当年普遍认为法学专业开设门槛低,只要有老师和课本就行,各高校纷纷开设法学专业,也没有控制招生规模。”
  后果也在若干年后,毕业生陆续进入社会时凸显。“法学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且有些高校也没有把好质量关。”邓佑文说,因此,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也落了下来。好在随后国家就开始调整法学专业,回归理性发展。
  而给法学专业带来新一波发展契机的是,去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比以往更多了“全面推进”四个字。“这四个字代表了国家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和行动,而这样的大背景,对于法学专业来说,更是很好的发展契机。
  那么,目前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在这个问题上,两位教授有一个共同答案。他们说,法学专业就业有“两高”:对口就业比例高,居所有本科专业前列;考上公务员的比例高。
  “浙工大法学专业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毕业生在从事和法学相关的职业,其中也包括四分之一进入党政司法机关的学生。”李永红说。而邓佑文也告诉记者,除了司法机关多是公务员单位外,因为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口才的训练等优势,也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特别适合考公务员。
  目前,因为各行各业对法律专业人士都有需求,法律服务市场越来越大,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并不愁。但邓佑文也提醒,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能只盯着司法机关、律所等。“要实现法治国家,社会也需要法律人才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