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让中企投资更理性

24.11.2014  14:48
     债务问题让欧洲陷入危机泥淖,实施多年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经济总算不再下沉,但随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又令其难以自拔,眼见复苏在望,却始终无力上岸。


  此时的欧洲急需外部力量伸出援手,以中国为代表的外部投资就是其可以倚重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近日法国媒体称,法国经济停滞没有影响中国投资者的意愿,却改变了中国投资者的动机,直指中国投资者收并购法境内企业,更多是为开拓外部市场,投资所引发的产业链收益多数无法留在法国境内。



  不过,作为企业,盈利导向无可厚非,收并购后合理选择产业链布局令外界看到中国企业在“抄底”欧洲时显得愈发理性。在此背景下,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找准能提升经济的真正动力或许才是正途。



理性的选择



  据法国《世界报》总结,中企投资法国正呈现种两种趋势:一是购买欧洲知名企业或品牌,之后借助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在其他地区打开市场,例如亚洲;二是进行无需再生产获利的房地产和土地投机。



  这显然不是法国希望的。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也承认,上述投资形式的确对法国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只能起到避免本地区出现企业大面积倒闭潮的作用。对法国政府而言,如果外资能选择投资当地的企业,如制造业、服务业,在当地建厂、招工、生产,然后出口产品,对其经济的带动性最大。“但企业主毕竟是商人”,白朋鸣直言,商人一定会选择投资未来盈利有保障、风险相对低的项目。具体到法国,品牌价值投资无疑是优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实习员周谭豪也直言,当前法国国内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居民消费乏力,经济状况无法支持企业在当地进行扩大再生产。



  对此,《世界报》也有客观说明。报道称,危机正在影响外部对法投资的意愿和效果。比如,欧华集团在勒阿弗尔购置了14公顷的仓储区,用于进口中国的建筑材料。不过,截至目前,由于法国的建筑业在衰退,改造工程已推迟了10个月。这样怎能指望通过为危机产业供货来实现盈利呢?



  还是要改革



  法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在第二季度萎缩0.1%后,第三季度法国经济小幅增长0.3%。



  尽管增幅大于分析师预估,但周谭豪认为这并不能说明问题。他认为,些许的增长多是依靠减少贸易逆差等手段实现的短暂表象,可以反映法国经济真实状况的数据并未好转,例如失业率等。



  法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法国失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完全失业人数超过343万。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4法国社会状况》报告披露,2013年法国长期失业人数达到110万,比2008年增加了50万,增幅达83%。



  周谭豪强调,可惜的是,暗淡的数据和经济增长前景不仅仍未激起法国国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改革,法国甚至至今仍在推脱欧盟方面敦促其减赤的要求。



  法国总统奥朗德最近表示,因法国经济增长疲弱,他可能无法在明年实现将公共赤字削减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的承诺。



  白朋鸣也直言,法国经济停滞不前,主要在于产业缺乏创新驱动力,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加上负债严重,欧洲整体经济尚未明显复苏,国内消费抑制、需求不旺。激活法国经济,需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出口;促进产业创新等。

(湖州市外经贸局供稿 转载地址:国际商报)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