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述民评治理大气污染 杭州治气,监管更严
雾霾重新袭来,让每个杭州人都皱起眉头。治理大气污染,到底有怎样的解决措施?10月17日晚上,杭州公述民评的面对面问政“治气”电视直播专场,杭州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城管委以及拱墅区、下城区等11家相关单位、区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接受了群众“考问”。
首个在现场曝光的,是和睦小学环境监测站的空气质量问题。去年这个监测站的PM2.5指数排在全市第4位,而今年1至9月,该站的数据却成了倒数第一,这是为什么?
对此,拱墅区副区长王牮解释,监测站周边有17个工地,附近的通益路又是杭州北部的主干道,工程车辆进出频繁,附近还有3个企业是重点污染监控点,工地建设和运输扬尘成为空气质量差的主因。作为拱墅区的重点监控区域,还出现这样的情况,王牮直言很惭愧。今年4月1日,杭州出台了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密闭运输,但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却不如预期。
一位政协委员还做了统计:杭州3000多个建设工地,今年就发出了1000多份整改单,但工地扬尘现状仍未有很大改善。这位代表质疑,工地扬尘管理到底有效吗?“我们必须加大监管的力度和频次。按照行业规定,最高罚款是5万元,违法成本还是太低。”杭州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说,杭州已在试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今后发过整改单的企业,就会在杭州的信用体系内留下污点,信用评价直接下降。现在信用结果已经可以得到应用:第一,根据企业每次的信用分,确定其能否参与政府投资的承包项目;第二,企业违法的信用还和招投标信用挂钩。企业再不重视对大气等环境的保护,将自食其果。
杭州的大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贡献大,而黄标车的尾气污染物占到了所有机动车的三分之一。一辆黄标车在路上跑,它排出的PM2.5相当于30辆绿标车的总和。“本地黄标车我们现在怎么管?外地黄标车现在管理到什么程度?本地黄标车转成外地牌照流入杭州怎么处理?”一位政协委员犀利提问。
对此,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带来了好消息:明年杭州将全部淘汰本地黄标车,“目前,全国只有偏远地区才允许黄标车登记,所以本地黄标车要通过外地牌照流入杭州,还是有困难的。到2017年全国将全面淘汰黄标车。”
对于外地黄标车,由于黄标车信息还未形成全国联网,目前杭州的管理方法主要是靠交警的现场执法。“今年以来,我们一共查处了外地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11512辆,本地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查处了42434起。一个好的趋势是,黄标车查处的案例在下滑,1月每天有700多起,现在每天才100起左右。”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副局长董佑华说。
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车怠速时会比行驶时排出更多尾气。一位民评代表抛出问题:有不少公车,停着不开,还要夏天吹冷气,冬天吹暖气,徒增空气污染,怎么管好?
“一方面要呼吁,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胡伟介绍说,在很多发达国家,三分钟熄火已经成为共识,不论私车公车,都会自觉遵守。胡伟介绍说,今年年初杭州市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立法的时候,已经把三分钟熄火写了进去,但还只是停留在建议层面,因为实际操作存在难度,而对于公车,则需加强内部监管。(记者 戴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