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段长携手七年治水路 沥心血守护八百里瓯江源 ——龙泉市探索实践“河段长制”工作的经验做法

18.09.2015  15:17

  龙泉市是三江之源,水系发达,其主要水系龙泉溪位于瓯江上游,只有出境水,没有入境水。为保护水生态,守护源头水,2009年起,龙泉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河段长制”,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战略部署后,龙泉市委、市政府在总结2009年以来治水护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龙泉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以破竹之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通过7年治水,近年来该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一、率先推出“河段长制”走在前列  

  一是早认识,治水工作提上日程。2009年,紧水滩水库局部水域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现象,龙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水环境综合整治刻不容缓,并将其作为生态市创建的重要载体正式列入全市重点工作,迅速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发改局、环保局、水利局等18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组织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各部门、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责任层层落实分解,治水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二是早部署,“河段长制”初步建立。该市率先推出水环境质量“河段长负责制”,由各乡镇长担任河段长,建立分流域分乡镇监管责任体系。同时,环保部门每月对18个乡镇地表水交接断面的水样进行监测并通报,由市领导对交接断面水质超标的“河段长”进行约谈,并将水质状况纳入到乡镇综合考核中,考核机制初步形成,“河段长制”显现雏形。 

  三是早启动,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农林业面源污染防治、库区水生态系统修复、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全面推开“一心五点”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执行《龙泉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龙泉市畜禽养殖排污综合整治方案》,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沼气化资源循环利用等生态养殖,完成库区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4%以上;建立河道库面保洁长效保洁机制;紧水滩库区(龙泉段)网箱养殖全面取缔,全市水域全面禁止炸鱼、毒鱼、电鱼,部分水域禁止网鱼;禁止紧水滩库区及库区正常水位外延200米范围的一切采砂活动;铺设污水管道8000米,建成溪南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启动溪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333个行政村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155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二、完善龙泉特色“河段长制”干在实处 

  一是一河一策全面消灭三河成效显著。2014年初,该市按照“五水共治”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河段长制”,一季度如期实现消灭87条共462公里垃圾河目标;坚持“一河一策”、“一表一图”,全市11条黑臭河由6位河长牵头抓总,并在《今日龙泉》进行公示限时完成整治,通过实施截污纳管、养殖场搬迁、餐饮业整治等有效措施,9月底如期完成“基本消灭黑臭河”治理目标。今年计划提升治理黑臭河5.9公里,在“治好”的基础上“治美”黑臭河,并积极开展“清三河”达标县创建工作。 

  二是项目细化实现治水工程推进加速。7月份,该市将26个重点治水项目细分为153个单体或区段项目,排出7-12月份每月建设项目计划情况表,建立责任体系。治水办制定《“五水共治”重点项目督查实施方案》,实行项目进度“一月一通报”。各市级河长开展“五水共治”调研、检查、督查180余次;市委组织部将“五水共治”工作列入“干部实绩评星”主要内容,全市有2个单位因治水工作推进不力,其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五星级;市纪委对26个治水重点项目共开展治水专项行动  4次,督促整改突出问题4个,问责干部2人;市委宣传部充分利用“声、屏、报、网、微”各大平台共刊播相关稿件326篇次;市公安局共参与保障性行动50余次,与市环保局联动查处环境污染案件10起,行政拘留2人,刑事拘留6人,逮捕4人。通过“市领导领着干、组织部跟着干、纪委督着干、宣传部喊着干、公安护着干、治水干部拼命干”的“六干”模式,有效实现“五水共治”项目加速推进。截至7月底,26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1亿元,完成率65.2%,在丽水11个县市区中(包括市本级)排名第3位,较5月份上升了7位。 

  三是乡规民约约出治水美村精彩纷呈。各乡、村级河长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治水乡规民约。如:城北乡创新“东书模式”推动“垃圾革命”,开办置换超市开创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先河;岩樟乡开创“石坑模式”推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竹垟乡建立“一把扫帚扫全乡”机制确保保洁效果;屏南镇聘请农民摄影家担任治水监督员;兰巨乡开办有机肥加工厂让废菌棒“变废为宝”。今年开展的“十大治水美村”评选活动,全面展现了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取得的明显成效。 

   三、打造无缝对接“河段长制”又严又实 

  一是属地管理明确责任不落一村。全市20位市领导担任市域范围内24条市、县级河流共43个河段的县级河长,164位乡镇领导担任辖区内的乡镇级河长,453个行政村、社区干部担任村级(社区)河长。19个乡镇(街道)分别设立乡镇级总河长及河长办,由乡镇长(街道主任)担任乡镇级总河长,实行属地管理,对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负责、对上级河长负责,对责任区域村级河长负领导监督责任,落实责任区域内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切实落实长效保洁机制。明确各县级河长联系部门承担县级河长的日常协调工作,由各市级河长牵头抓总,形成“村村有河长、层层有监督、事事有落实”的“河长制”工作全覆盖责任体系。今年,乡镇级河长开展巡查、督查510余次,交办230余次,协调40余次,解决问题210余个。 

  二是职责清淅重点突出不漏一事。各级河长把“摸家底、推项目、清三河、两转型、两覆盖、管长效、治五水”作为河长制工作重点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各县级河段分别由联系部门牵头编制“个性河长工作手册”,内容涵盖责任区域三级河长表、河长网格图、“河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工作年度计划、乡镇交接断面水质情况月记录表、联席会议记录表、问题交办单、河长巡查记录表、河长巡查报告等,要求手册全面反映河长制工作概况和轨迹,内容全覆盖、时序不间断,切实做到“一本手册管到底”,18本县级河长工作手册清淅展现“河长制”工作全貌。 

  三是完善制度畅通流程不错一环。建立健全公示报告制度、河长巡查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督查指导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考核制度等制度,确保按制度办事有章可循。对计划制订、手册制作、报告撰写、问题移交等工作流程一一作规定,明确要求有河长审核签字并在规定时限报送,确保各项工作互相监督有制约、环环相扣不脱节。 

  四是严明督考倒逼推进不遗一责。对23个乡镇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实行月监测通报制度,对11条黑臭河水质分断面监测、分析,并实行月通报,严密监控各河段水质变化情况,水质状况纳入河长与河长制考核。今年以来,市治水办共开展督查30余次,发出每月指导7期、督查通报7期、每月河道断面水质情况通报7期,发出治水交办单11份。进一步完善修订《“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切实将河长制工作平时督查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与河长个人业绩有效挂钩,并建立“河长制”工作通报制度,三级河长联动、月度联合督查、季度例会推进、年度综合考核“四大河长工作机制”,通报约谈、暗访曝光、联动交办“三大河长工作督查机制”,通过考核督查机制常态化的有力保障,倒逼各责任主体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