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纪行 当代中国画名家画雁荡盛景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历代大画家皆喜山水,荆关董巨、刘李马夏,名家与名山,人以山显,山以人传,互相成就互相完整,最终一起成为传奇。
1月5日,由中国画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主办,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收藏》杂志社、楷盛美术馆协办,北京艺邦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河山纪行——当代中国画名家画名山雁荡山篇”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浙东雁荡诸峰就是如此一座名山。自五代、北宋起雁荡就进入了画家的视野,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载:“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现在雁荡山尚有经行峡、宴坐峰之名,皆来自贯休诗句。黄公望晚年亦有《龙湫宴坐图》,写大龙湫景区千佛岩一带景色,此画构图繁复而笔墨甚简,疏朗灵秀,正是比较典型的大痴画风,但关于此画真赝,部分专家尚有歧议。明代嘉靖年间画家叶澄有《雁荡山图》卷,写北雁荡景观,计有石门潭、章毅楼等多处,描绘真实,一一可对,笔墨繁细劲峭,线条方折挺劲,晕染清淡,层次丰富,文气十足。其后,吴彬亦作有《雁荡山图》长卷,亦写实,观图可见雁荡诸景。在清代,钱维城《雁荡图》卷为青绿设色,绘五十三处景观,全图苍浑华滋,雍容大度,典雅端庄,呈出一派宫廷富贵气象,《石渠宝笈》著录。
先贤历历,成就雁荡。近代以来,雁荡山声名更彰,黄宾虹先生曾三游雁荡,留下画稿数百件。宾老写雁荡萧散闲适,尽得雁荡之神韵。此外,张大千、陆俨少、李可染、黄君璧等名家皆有雁荡画篇留存。但与雁荡山互为成就互为完整的当推潘天寿先生。潘老笔下的雁荡,既有宏观的《灵岩涧一角》,也有微观的《雁荡山花图》。美景触发灵机,天性成就笔性,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成为潘天寿的一大创造,开创了中国画的新格局。江山之助,是人力也是神力,潘天寿成功地塑造了雁荡,雁荡也成就了潘天寿。
高山仰之。2017年5月,由中国画学会会长龙瑞先生领衔,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程振国、张复兴及刘罡、茹峰、孙海峰、唐辉、张桐瑀、胡万良、李明、贾荣志、石纲、杨惠东、石峰、王平、谢宗君、王乘(以年龄为序)等十七位画家走进雁荡山,以雁荡之奇之险之奇澄怀味象,心师造化;借雁荡的山光水色,畅意抒怀,落墨成象。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大家又分别围绕雁荡主题展开了创作,终呈现于此。当代名家画名山,从不同路径的写生到创作,此次学术活动进行了充分、完整的展示,这是一次代表当下山水画较高水平的展示,如何写生,如何解决从写生到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浙江在内的17位画家的艺术实践作出了不同的精彩回应。
很显然,对于“河山纪行”系列活动而言,这是一个良好的、起点较高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