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建设侧记
思想引导行动
面对如此情况,事业怎么发展?河南省档案局党委充分认识到人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及时统一思想,坚持把人才作为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2012年11月,在广泛调研、充分借鉴外省人才政策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出台了《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即在全省档案专业人员中选拔10名领军人才、100名拔尖人才和1000名优秀人才,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评选条件、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十百千”人才工作做出详细的安排部署,这是指导全省档案人才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旨在通过“十百千”人才工程,大力开发档案人才资源,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专家型、复合型、管理型档案专业人才,并建立档案专业人才信息库,带动河南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强化对“十百千”人才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以下简称人才工程)领导小组,由省档案局馆长担任组长、副局馆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并协调处理人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在河南档案信息网显著位置刊登《实施意见》,并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深入宣传,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支持档案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实施意见》的出台,在当时全国档案系统也是领先的。省档案局副巡视员郭传远作为整件事情的见证人,谈起其中的一些细节,语重心长地说:“这件事一开始经过多次反复,局党委多次讨论,最终统一了思想。开始不叫‘十百千’人才工程,而是叫‘档案系列人才工程’,之后经过反复酝酿才定为现名,而且其中的选拔条款等也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
细节决定成败
《实施意见》出台了,落实到位才是关键。选拔人才、审核人才等环节具体琐碎,要认真严格,如果这些细节抓不好,《实施意见》就可能无法落地,人才建设也只能是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在人才选拔上,选拔方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人才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省档案局馆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德才兼备的根本原则。把评选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两大类,基本条件突出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实干精神等方面,具体条件则是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出相应的学历、职称、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二是坚持结构合理。把选拔的人才分为领军、拔尖、优秀3个层次,选拔的数量分别是10名、100名、1000名,呈金字塔结构,既符合本省人才现状,也符合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三是坚持准确定位。对领军人才的定位是有较高的学术性,在全省档案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拔尖人才的定位是有突出的工作业绩,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优秀人才的定位是在业务工作、学术、技术上有发展潜能。3个层次各有侧重、定位清晰、层次分明。
在人才审核上,“十百千”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由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人才的需要,确定选拔推荐的时间与要求。省档案局馆及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档案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对照评选条件,积极组织开展本地区、本部门“十百千”工程人选的推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三审一定”的工作程序。一是地方档案部门初审。凡符合“十百千”工程选拔评审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如实填写《河南省档案专业“十百千”人才工程申报表》,并提供相关材料,向所在单位申报;所在单位根据选拔评审条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申报人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审议,提出符合条件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统一报送至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省档案局复审。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选拔评审条件,对各地区、各单位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研究遴选出初步符合条件的人选。三是专家评审。组织省内相关优秀专家组成人才工程评审委员会,重点对申报人选的学术水平、实际能力和工作实绩进行审查,并提出综合评审意见,提交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四是资格确定。被评定的人选提交人才工程领导小组认定后,由省档案局发文并颁发《河南省档案专业人才证书》。其间,严格标准,宁缺毋滥。某档案局馆的一名同志经过3次努力,最终成为“拔尖人才”。该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这么严,看来自己硬件还不够硬,今后需要更加努力。”截至目前,共评选出4名档案领军人才、31名档案拔尖人才和130名档案优秀人才。
机制促进效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扎实推进人才工程,确保人才工作的持续性,省档案局馆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健全专家评审机制。在以往选拔的“十百千”人才基础上,建立评审专家库,在每次评审之前,挑选拔尖人才以上层次的一定数量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评审规则,评审工作由专家议、专家评、专家定,最后由评审委员会投票决定,树立评委会的权威性,充分发挥评委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评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学习培训机制。在学习培训上,省档案局馆主要抓了4个层次的培训:一是组织省档案局机关及部分地市青年干部75人次赴四川省档案学校、苏州大学进行业务培训;二是先后组织全省各地档案人员进行岗位培训,5年来共培训1570多人次;三是对全省县以上档案局馆长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128人次;四是组织“十百千”人才分批到先进省市、高校研修,不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各层次人才的研究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人才工程开展以来,省档案局仅培训费就达到70余万元。正是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不断壮大人才工程的“金字塔”塔基,才会有更多人跨入人才工程队伍。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争取和协调,为档案人才提供科研项目和经费,使更多的人才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从而提高“十百千”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营造宣传激励机制。为促进工作、鼓励先进,省档案局馆大力宣传“十百千”人才取得的成绩和先进事迹,绝大多数“十百千”人才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有的还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档案学专家。“十百千”人才也成为一张过硬的名片,很多人都在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申报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申报人员达到73人。
今后如何发展,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张荣斌如是说:“‘十百千’人才工程是河南人才兴档的得力抓手,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完善措施,为档案事业发展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
如今在河南,“十百千”人才工程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把争当“十百千”人才作为目标,学习的人多了、敬业的人多了,人才兴档的“彼岸”已经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