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山下换新颜
8月4日,一夜细雨过后,江郎山下清风徐来。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江山市石门镇江郎山村的阿依乐薰衣草庄园,但见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在紫色的花海中拍婚纱照,在绿色的草地上骑马,在五彩的毡房里品尝新疆美食,这个开业才3个多月的庄园,已成为江山家喻户晓的休闲观光点。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总经理张吉良欣喜不已,连连感叹。在温州、宁波等地打拼的日子里,张吉良总忘不了故乡的山水风情,“我自小看着江郎山长大,回乡投资旅游的想法由来已久,如今终于圆梦了。”
时光倒流3年,景区入口处还有一片脏乱差的违建菇棚、鸡棚和鸭棚。站在郎峰顶上眺望,这些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且已空置多年的简易生产用房,犹如一块“大疮疤”,与满眼绿意的田园风光格格不入。
2013年,石门镇正式启动“三改一拆”。镇党委书记杨子勋说,工作开展之初,他们就频频遭遇阻力,进展缓慢。“这也促使我们去反思,‘三改一拆’不能为了拆而拆。”
为此,在摸清拆违底数的同时,石门镇以规划设计为统领,坚持“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宜商则商”原则,给每块拆后土地一个明确的未来。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回乡之旅,张吉良惊喜地发现,江郎山脚下的那块“大疮疤”终于不见了。听说这里正在招商引资,规划发展休闲旅游,承接景区溢出效应,他随即联合3位外出乡贤和1位新疆客商拿下项目,于是便有了阿依乐薰衣草庄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投资1500万元。”
拆后利用的蓝图,还叩开了西山村人的心扉。西山村的中央,年久失修的宗祠和牛栏、仓库等老旧危房亟待拆除,村民却百般阻挠,直到镇村干部把“郑氏文化礼堂”的规划设计图摆在他们的眼前。如今,走进“郑氏文化礼堂”,只见不少老人正在休憩聊天。逢年过节时,戏台上还会有精彩表演。村民们纷纷表示,儿时记忆回来了。
在泉塘村,23岁的大学生祝肖卿和53岁的父亲祝龙洋联手,为退养后拆剩的两间猪舍,设计出了别出心裁的改造方案——猪舍咖啡和猪舍民宿,“我已决定,明年毕业就回来,和爸爸大干一番。”祝肖卿说,“我们准备利用周边土地,建起采摘果园,利用石门溪建设亲水平台,打造寓教于乐的亲子游基地。”
行走在石门镇,寻觅每块拆后土地的去向,我们几乎都能找到清晰的答案。在长山源村,张中海拆掉养猪场,原地建起社会化服务中心,然后子承父业包田种粮,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已成为全市机械化程度最高、单人种粮规模最大的种粮大户,收入翻了4倍。不同的是,他家门口的那条溪,再也不发黑发臭了。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34宗,拆除面积共计21.3万平方米,实现拆后利用20.4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近96%。
拆掉脏乱差,石门镇的清丽容颜逐渐变回,资本也纷至沓来。在长山源村,四川华朴公司投资8亿元的万亩红心猕猴桃项目正在建设中,而在西山村,投资3亿元、占地400亩的“四季农耕”农旅结合项目也已落地。如今的石门镇,已迎来借景发展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