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融入国家战略 “十三五”规划草案释放利好

10.03.2016  17:36

  全国两会期间,“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代表委员讨论,20篇、80章、148页、8万多字,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追求更高发展质量、开拓发展新境界的“中国方略”。

  规划纲要草案中,既有直接“点名”的江苏项目,也有国家层面战略布局对江苏的重大利好,给江苏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交通“补短”成网,

  高铁里程翻一番

  纲要草案中,“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备受关注。记者发现,江苏范围内,除了已建成投运的京沪、沪宁等高铁,苏中苏北地区的铁路网还将更加完善。在第52页的“交通建设重点工程”专栏中明确提到,“贯通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通道,基本贯通沿海高速铁路、沿江高速铁路”。

  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江苏境内有徐州和连云港两个节点城市,徐州到郑州段正在建设,连云港至徐州段需要尽快建设。“国家将这个项目列入重点工程,我们非常振奋,希望尽快开工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委书记杨省世说,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的东端节点城市,肩负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任,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诉求非常迫切。按照工程进度,今年将确保郑徐段建成开通,力争徐连段开工建设。

  此外,“十三五”江苏铁路建设利好不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姜曦辉介绍,今年力争湖苏沪城际、盐城至海安城际、沪通铁路(二期)等尽早开工,按进度完成连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青连铁路,以及宁启(二期)、沪通铁路(一期)、陇海线连云港至连云港东增建二线等项目,盐泰锡常宜、南京至淮安铁路将分别于2017年、2018年开工建设。

  两会前夕,省政府与中铁总公司达成意向,力争在“十三五”开工建设北沿江铁路,线路全长约385公里,自上海引出,跨越崇明岛,经南通、泰州、扬州至南京,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十三五”末如期完成规划线路建设后,江苏的高铁将达到2000公里,比现有的825公里翻一番多。

  除了铁路,规划纲要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也着墨许多。在规划纲要第74页指出,“依托黄金水道,统筹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建设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加快建设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这样的规划布局,再次凸显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

  “对标”国家战略,

  再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记者发现,规划纲要涉及江苏的内容还真不少。规划纲要第五十章主要针对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其中谈到,“支持中欧等国际集装箱运输班列发展”,“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建设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

  这样的规划部署,连云港无疑是最大赢家,再次凸显其战略地位。“作为‘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一定要彰显好自己的突出特色、比较优势,将经济上的互补发展变为互利合作的推动力,产生叠加效应。”杨省世透露,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服务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性物流综合服务基地、跨境贸易和国际产业合作基地。

  江苏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非常密切,规划纲要指出,“打造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鼓励长三角等台资企业聚集区发挥优势,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对此部署很振奋,“江苏是台资高地,我们将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在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共赢”。

  其实,苏州不仅与港澳台合作密切,还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等开放载体的独特优势,在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等领域率先试点,为全国探路。“江苏的进出口总额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这其中有‘两个七成’值得关注,即苏南五市贡献了全省七成的外贸份额、苏州贡献了苏南的七成份额。”周乃翔说,苏州已出台外贸振兴计划,包括出口品牌、总部经济、市场多元化、“互联网+外贸”、“走出去”等五大战略,“更好地体现苏州的责任担当,更好地塑造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瞄准高端发力,

  率先建成制造强省

  经济稳中有进,产业是基石。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看到这样的部署要求,深感肩负的担子更加沉重。”全国人大代表、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说,“江苏发展基础好,拥有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位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对率先建成制造强省充满信心”。他表示,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将在制造强国战略中找准位置、主动担当,突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质量品牌、优化服务,构筑产业技术新高地、打造产业升级新动能、塑造江苏制造新形象、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工程、重大项目,比如,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蛟龙探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颜开表示,“规划纲要将深海空间站作为科技创新2030的重大项目,对江苏的科研工作者是机遇,对江苏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也是重大机遇”。

  “‘十三五’期间,用超材料研制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将是我们团队的主攻方向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铁军介绍,团队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磁超材料的研究,已研制出高性能天线、隐身表面薄层等新技术,“与江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给了我们广阔的创新空间”。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