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编写依法行政三字经
序
谱写中国梦的阜宁篇章是每一位阜宁人的共同期待,更考验领导者、执法者的担当、勇气和智慧,以阜宁为己任,不仅体现执政为民的真挚情怀,更应源自只争朝夕的艰苦实践,作为参与者和建设者,何其幸运,当然珍惜。在阜宁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美县城的自然生长,各项改革的有序推进,需要法治的引领和伴航。
为政之要,法之根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可谓应民心民意,顺天下大势。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法治建设,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思维渐成主流,法治进程步伐加快,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面临难得机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成熟的公民社会,令人向往,殷殷可期。但我们深知,法治精神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法治实践的努力非一日之功。我们始终坚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跬步可至千里,汇小流自成江河。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不同的人生角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回归秩序。没有秩序或没有规则的社会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不是安全的。因此,对于全县2500多名执法者而言,肩负使命,承载重托。我们既要做好公民角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应做好执法楷模:服务经济的先行者、执法为民的示范者、创新实践的探路者,敬畏法律,敬重百姓,坚守底线。唯有此,我们才能共越风雨、共担责任、共建法治。这也是我们编写依法行政“三字经”的初衷,希望能给所有执法者以启示和思考,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和美丽阜宁作出积极的努力。
总 则 篇
天下事,法为本;人民安,国家兴;
思想浊,法不清;理念新,法昌明;
法之魂,乃公正;平如水,普遍应;
法之威,百姓敬;法之信,躬身行;
民之望,政所向;施行政,塑形象;
空谈者,乃误国;实干者,始兴邦;
我阜宁,江淮地;民惟勤,政清明;
求改革,谋发展;志涉滩,勇担当;
为政者,守法度;为民者,真善美;
晓规则,知底线;扬正气,促和谐。
学 法 篇
行善政,法为先;法治国,相统一;
法律者,体系全;崇人权,须明白;
根本法,乃宪法;行政法,民商法;
经济法,社会法;诉讼法,共刑法;
此七类,保民生;我公民,当知晓;
有实体,有程序;有法规,有法释;
法至尊,律统一;识其文,知其意;
守法荣,法维护;违法耻,法惩处;
法定权,人民赋;权出界,必追究;
常务会,学法先;制度化,实效显;
上有行,下有效;心有法,践有据;
学而知,知而行;行而果,天下和。
知 法 篇
遇问题,先想法;解矛盾,运用法;
谋发展,须循法;促改革,要知法;
法有义,皆平等;法无情,毋徇私;
法之内,铁如山;法之外,无特权;
法未授,不可为;法定职,当作为;
法有据,法必依;执法严,违法究;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此四权,民之享;须告知,不可欺;
凡信息,要公开;依法律,可例外;
民诉求,我有应;利受损,法正途;
徒有法,不自行;道为辅,方共赢;
行不倚,言不偏;善恶分,是非明。
守 法 篇
法既立,当遵守;法不畅,难安民;
法为盾,公信力;敬法律,尊事实;
感民恩,敬民意;应民愿,解民忧;
执法者,当自省;首其要,制度关;
筑好笼,把权监;作决策,要规范;
有依据,正程序;先评估,再论证;
决策定,科学行;慎用权,不欺民;
依规矩,成方圆;任意为,公忿然;
言代法,权压法;徇私法,皆不法;
不作为,乱作为;错作为,是胡为;
用权者,当权衡;民心向,心底宽;
有权责,义务担;手莫伸,不能贪;
过情关,破钱关;拒色关,守法关;
当自律,警钟鸣;弃贪念,终生宁;
法之网,疏不漏;此古训,千年吟。
用 法 篇
法治兴,阜宁兴;法治强,阜宁强;
好队伍,是关键;使命大,责任重;
严修身,道德律;思无邪,行有道;
明纪律,讲奉献;做先锋,当表率;
公生明,廉生威;令则行,禁则止;
不偏私,不歧视;重证据,守程序;
讲道理,析法理;明事理,通情理;
二人行,方正当;表身份,把证亮;
柔执法,人文化;情节准,裁量当;
定名分,止纷争;能调解,善指导;
收缴费,罚没款;要分离,两条线;
有记录,存案卷;订卷宗,须规范;
讲服务,求效率;特难急,绿灯行;
惠于民,言得体;便于民,行规范;
惟法治,惟公平;惟正义,惟安民;
齐努力,共奋进;爱诚信,美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