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让环境更美丽,百姓更有获得感
秋涛路庆春东路口绿化街景
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看得见的风景”,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引擎。杭州江干区深知这一点,打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系列环境整治组合拳,让环境更美丽、百姓更有获得感。
30条河道摘除黑臭“帽子”、曾经的“空中棚户区”将变创意综合体、向天空要绿色,打造“空中花园”……这些,便是最好的注解。
63岁的张海清,是丁兰街道二号港的民间河长,从小在钱塘江边长大的他,对水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虽然只是二号港河长,但张海清一路巡到东风港、大农港、一号港,不知不觉中,跑遍了丁兰街道所有河道。
他将巡查河道发现的问题,都及时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包括水体流动性差、绿化受损、化肥农药入河等影响河道水质的关键性和“老大难”问题。
“有不少人不理解,有的人以为我是收了工资才这么卖力。他们不明白,我就是想多为咱下一代人考虑考虑,让他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张海清说。
其实,张海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还有一支强大的“治水军团”。江干区创新推出“5+2”特色河长制举措,各级河长各司其职,却又密切配合。
目前,江干区56条河道配备了各级河道长264名,并面向社会招募包括环保人士在内的河道观察员30名,盘活现有130名河道保洁员。
有了团队的力量,去年江干区消除黑臭河道30条、消除辖区排污口共1722个,实现全区河道零黑臭、污水零直排,并获得全省治水工作的最高奖项——“大禹鼎”。
“其中,和睦港等重点河道的水质已明显改善,和睦港3项主要指标与整治前相比改善幅度都达到50%左右,30条已摘‘帽子’河道也稳定达到消除黑臭标准。”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五水共治”工作,江干区又投入7.24亿元,计划实施100个治水项目,争创浙江省“清三河”达标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包勇 方晔 赵治舒 编辑:余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