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乱弹第七代传承人:望“草根艺术”永不消失
左手打着三弦,右手时而敲着小鼓,时而敲着古板,嘴里还跟着台上演员的唱曲发出“哒哒哒”的配音,见到麻福地时,他正在为一出乱弹戏做伴奏。
乱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麻福地,永嘉乱弹第七代传承人。
乱弹于麻老,是专注,是深爱。他9岁学戏,18岁登台,如今72岁还坚持着演出;
乱弹于麻老,也是传承。修补剧本,将自己唱过的戏一字一句写下来;自费办班,招收学徒手把手教授。
乱弹于麻老,更是愿景。希望这种“草根艺术”永远不会消失。
从跑龙套到唱小生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乱弹”
永嘉应界坑是全国乱弹戏剧村,据《麻氏宗谱》记载,在清代乾隆年,永嘉乱弹创始人麻志钏在村里办了一个“老寿昌”乱弹戏馆,距今已有200多年。麻福地就出生在应界坑这个一代代传承着乱弹艺术的村子里。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乱弹。”麻老说,小时候的他很调皮,不喜欢读书,但喜欢去看村里大人们表演乱弹。在他9岁的时候,父母便将他送到他的叔父那里去学习,其叔父是永嘉乱弹第五代传承人麻天约,“每天练功,练嗓子,压腿、下腰等,但在团里还是跑龙套的。”
练到15岁,他进入永嘉艺人演出队,跟着老师学习敲锣、打鼓,“18岁那年,终于有机会登台了,演小生。”如今,54年过去,他从小生演到老生,“以前一年演出好几百场,就是现在多的时候,我一个星期都在外面。”
唱过的戏写成剧本
“不写下来,我怕会消失”
除了登台演出,麻老还会在舞台边当伴奏,而离开舞台的时间,他的生活依旧有着乱弹的身影。麻老说,乱弹戏文有八十四本,“它的唱白是温州方言和普通话混合在一起的,很多戏都是口头传下来,很少有剧本。”这些年,麻老开始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写乱弹剧本,“如果不写下来,我怕以后就会消失了。”
如今,麻老已经写好了《生死牌》、《蝴蝶杯》、《鸳鸯带》等30多本剧本,他说写剧本碰到了很多困难,一个是剧本很多,一一将其回忆并记录下来很难,“我就自己唱,边唱边写,然后再去打印,打印出来,有的字不对,还要修改。”麻老说一个剧本都需要两三个月,最长的一次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第二个难处就是搜集资料,“有些剧本我也没有唱过,就要去查资料,去寻找一些会唱的老人,再一点点学会记下来。”除了修补已有的乱弹剧本,他还会根据小说、民间故事等创作新的剧本。
五十多本乱弹日记
“愿会乱弹的人越来越多”
乱弹,给了麻老很多荣誉,省文化厅将他评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代表性传承人,各种比赛让他收获数个金奖,但比起这些荣誉,在麻老心中,他最想要的是乱弹这一代表着“草根”的民间艺术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传承。
麻老说,自18岁登台演出至今,每天他都会写日记,家中的日记本已有50多本,日记里记得最多的内容就是乱弹,“去哪里演出了,跟哪些人一起演出,写了哪个剧本了……我都一点点记下来。”他说将这些记下来,是希望今后有更多人了解他与乱弹的故事,喜爱乱弹。
为了让乱弹后继有人,麻老教会了自己的3个儿子,还自费办班,招收学徒,现在永嘉很多乱弹表演者都是麻老手把手教出来的。但令麻老遗憾的是,很多来学习乱弹的人,最后因学习、工作等原因放弃了。如今,麻老有一个想法,他想要办一个班,招收16名学徒,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各一个,“我真的希望会乱弹的人越来越多。”